肠道“发炎”是个什么病,为何越“清”越重?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 , 如果您还未关注 , 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
本文插图
肠道是一个被人类严重低估的“超级器官” , 它组成了人体三分之二的免疫系统 , 它能从食物中汲取能量 , 它还能制造20多种激素 , 它被医学界成为“人体的第二个大脑” 。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重要器官 , 受到了人类无休止的“糟蹋” , 而我们却毫不知情 。 肠道“发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 在琳琅满目的“消炎”药物面前 , 在广告满天飞的时代下 , 老百姓毫无任何防御力 。肠道“发炎”是个什么病?都需要用“消炎药”吗?为何有的病人越“清”越重?今天将由“清道夫”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肠道“发炎”的误区 , 还您一个清洁干净的肠道环境 。
肠道“发炎”是什么病 肠道“发炎”在医学专著中称为“炎症性肠病(IBD)” , 特指一组病因不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 主要包括两个独立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 常见病一般通过电子肠镜检查就能鉴别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 到医院做电子肠镜检查后 , 诊断报告为慢性结肠炎、结肠炎或直肠炎等 , 这些疾病若没有相关症状是不用治疗的 。 但临床上发现大部分患者看到“炎症”就特别焦虑 , 想用各类“抗生素”和“清火药”消灭炎症 。殊不知!过多服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 免疫力降低 , 把“小病”吃成“大病”;过多服用清火药会导致人体阳气耗损 , 中焦升降失常 , 中医认为“无阳则百病从生” 。
肠道“发炎”的病因 IBD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 但可以肯定的是综合因素导致的肠道病变 , 包括生活环境、饮食结构、情绪反应、基因和免疫缺陷因素等关系密切 。 在基因易感人群中 , 肠黏膜内不受自主控制的免疫反应导致了炎症活动的发生 。国际肠道研究机构报道 , IBD的发病率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水平呈正相关 , 该项研究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 综合分析认为 , 跟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动物脂肪 , 过量饮用冰镇饮料和啤酒 , 导致肠道内环境的改变 , 特别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 。 所以在行业内被统称为“富贵病”范畴 。 同时心理学专家把该病纳入到“心身疾病”的范畴 , 必要时介入心理干预措施 , 有时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本文插图
肠道“发炎”的临床表现 UC的炎症表现主要开始于直肠 , 逐渐蔓延至其他部位 。 累及小肠 , 应考虑倒灌性回肠炎的可能 。 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累及部位密切相关 。主要表现有大便次数增多、便血、腹痛和里急后重感 。 严重者 , 可有全身中毒“三联征”:心跳加速、发热和白细胞增高 。CD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 从口腔至肛门均可受累 , 呈结段性改变 。 病变侵及胃肠壁全层 , 从黏膜层到浆膜层甚至蔓延至邻近的组织器官 。 主要分为三类:炎症型、梗阻型和瘘管型 。 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发热和便血 , 甚至有肛周脓肿或肛瘘的发生 。其实CD和UC临床上 , 仅仅通过临床表现很难鉴别 , 还需要配合电子结肠镜、小肠镜、局部组织病检或放射学检查才能区别 。
本文插图
肠道“发炎”的治疗方案 俗话说:“祸从口入 , 有什么样的饮食结构 , 就有什么样的身体素质” 。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 ,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 可能是治疗IBD的最佳治疗方案 。 专家共识认为 , IBD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和治疗带来的近远期并发症 。 并强调中西医结合是IBD的最佳诊疗方案 。西医的治疗有:柳氮磺吡啶(SSZ)和5-氨基水杨酸盐(5-ASA)是一线的药物选择 , 还有类固醇激素、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 。 大家所熟知的“抗生素”只是对局限性的病变有效 , 还存在胃肠道不适的并发症 。 “清道夫”提醒应该把“抗生素”从神坛上“拉下马” , 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 , 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
本文插图
中医认为IBD属于“泄泻病”的范畴 , 病位在肠 , 与脾、肝、肾密切相关 。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 , 湿为阴邪 , 易困脾阳 。 《医宗必读》有“无湿不成泻”之说 。 《景岳全书·泄泻》记载:“若饮食不节 , 起居不时 , 以致脾胃受伤 , 则水反为湿 , 谷反为滞 ,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 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治疗时要从八纲辨证 , 重视辨寒热和辨虚实 。 并采用“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 。寒湿内盛证采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湿热伤中证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食滞肠胃证采用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证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肾阳虚衰证采用四神丸加减治疗;肝气乘脾证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 。临床上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 , 就应该考虑寒热并用的药物治疗 , 提倡使用“半夏泻心汤”系列方剂加减治疗 。 中医认为:“法无定法 , 方无定方” , “用药如用兵 , 药不貹病 , 尤兵不胜敌” 。 这也是中医辨证治疗的精髓所在 。
推荐阅读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最好的东西竟是那些被你无情“抛弃”的
- 把子宫肌瘤“吃掉” 治疗子宫肌瘤的食疗药膳方
- 血脂高脂肪肝吃什么好呢?
- 吃什么食物清肠道呢
- 吃什么美容养颜 5款“女人如花”食疗法
- 月经不调食疗方 吃对了做“正常女人”
- 扁桃体发炎 药膳来帮你
- 盘点冠心病患者饮食的“四忌五宜”
- 十月的“专属药”竟如此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