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在高浓度气溶胶下雷暴会更强,气溶胶是什么?
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机制,大气中的小颗粒可以通过这种机制产生更频繁的雷暴。对地球大气层的观察表明,在高浓度气溶胶的存在下,雷暴通常会更强,气载微粒太小而无法用肉眼看到。例如,与周围的海洋相比,沿运输路线的闪电更频繁,在该路线上,货轮将微粒排放到空中。热带地区最强烈的雷暴在陆地上酝酿,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都使气溶胶升高。
尽管科学家数十年来一直观察到气溶胶与雷暴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真相尚未得到充分理解。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气溶胶可以加剧热带地区的雷暴。利用理想的云动力学模拟,研究人员发现高浓度的气溶胶可以通过增加云周围空气的湿度来增强雷暴活动。
文章插图
研究小组将这种被称为“湿气夹带”机制的气溶胶与云之间的新机制整合到天气和气候模型中,以帮助预测该地区的雷暴活动怎么随着气溶胶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麻省理工学院大气科学助理教授蒂姆?克罗宁(Tim Cronin)说:“通过清理污染,有可能使地方遭受的风暴更少。” “总的来说,这提供了一种方式,使人们可以在过去我们没有真正欣赏过的气候上占有一席之地。”
克罗宁和他的合著者,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研究生Tristan Abbott于2021年1月1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任何细小颗粒的集合。气溶胶是由人为过程产生的,例如物种质的燃烧,在船舶,工厂和汽车排气管中的燃烧,以及火山喷发,海浪和沙尘暴等自然现象的产生。在大气中,气溶胶可以充当云形成的种子。悬浮的颗粒充当空气传播的表面,周围的水蒸气可在这些表面上凝结,形成单独的液滴,这些液滴像云一样悬挂在一起。云中的水滴会碰撞并合并形成更大的水滴,最后会随着雨水而掉落。
但是,当气溶胶高度浓缩时,许多微小的颗粒会形成同样微小的云滴,不易合并。尽管科学家们提出了几种可能性,但是这些含气溶胶的云究竟是怎么产生雷暴的,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克罗宁和雅培决定在云的高分辨率模拟中测试这些可能性。
对于他们的模拟,他们使用了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该模型模拟了代表整个128公里宽的热带海洋广场上地球大气层的云的动力学。该盒子被分成一个网格,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诸如相对湿度之类的参数怎么在单个网格单元中调整模型中的某些条件时发生变化。
文章插图
在他们的案例中,研究小组对云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增加云中水滴的浓度来表示气溶胶浓度增加的影响。然后,他们抑制了被认为驱动先前提出的两种机制的过程,以观察雷暴在提高气溶胶浓度时是否仍在增加。
当这些过程关闭时,模拟仍会产生更强的雷暴和更高的气溶胶浓度。“这告诉我们,这两个先前提出的想法并不是在模拟中产生对流变化的真相。”雅培说。换句话说,某种其他机制必须起作用。
该小组研究了有关云动力学的文献,发现了先前的工作,指出云温度与周围空气湿度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表明,随着云层的上升,它们与周围的清澈空气混合,蒸发了其中的一些水分,从而使云层自身冷却。
【科学家发现在高浓度气溶胶下雷暴会更强,气溶胶是什么?】如果周围的空气干燥,则它可以吸收更多的云层水分并降低其内部温度,从而使充满冷空气的云层在大气中的上升较慢。另一方面,如果周围空气相对潮湿,则云将随着蒸发而变暖,并且上升得更快,从而产生上升气流,并可能演变成雷暴天气。
克罗宁(Cronin)和雅培(Abbott)想知道这种机制是否在气溶胶对雷暴的影响中起作用。如果云中包含许多抑制降雨的气溶胶颗粒,则它可能能够将更多的水蒸发到周围。反过来,这可能会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从而为雷暴的形成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因此,这一系列事件可以解释气溶胶与雷暴活动的联系。
他们使用相同的云动力学模拟对他们的想法进行了测试,这次注意到了云中和周围每个网格单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因为它们增加了模拟中的气溶胶浓度。他们设定的浓度范围从类似于海洋偏远地区的低气溶胶条件到类似于市区附近相对受污染的空气的高气溶胶环境。
文章插图
他们发现,气溶胶浓度高的低洼云更不可能下雨。取而代之的是,这些云层将水蒸发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形成了潮湿的空气层,这使得空气更容易通过强烈的暴风雨上升气流迅速通过大气层上升。
推荐阅读
- 发射 金星上有生命吗?NASA一口气发射2个探测器,谜题即将揭晓
- 最新消息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可编程数字纤维 有内存传感器和人工智能
- 董卿 央视制作端午特别节目,张舒越担任主持,观众口碑左右其事业发展
- 稀土 在我国发觉比希土还有价值的商品,储藏量全世界第一,使用价值达到上千亿
- Intel 曝Intel Alder Lake为新一代Windows特别优化:10月中旬发售
- 论坛 博鳌花絮丨央视“名嘴”白岩松现身,对院士进行“发问”
- 红包 两人的感情真好!《创4》龚俊透露张哲瀚发红包让他给吴宇恒撑腰
- 机器人 地球上最后的“通才”——达芬奇,发明过机器人,估算出地球直径
- 魏彩英 风云四号B星今日成功发射!实现三大技术突破,有效提升我国天气预警能力
- 新材料 西安航空基地民营企业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