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要保护好耳朵
最近几天北方大部分地区寒潮来袭 , 北京甚至是出现了进入21世纪以后的最低气温 。 我在群里看到有人在室外不慎冻伤了耳朵 , 想着整理一些资料 , 给经常在室外活动的朋友提个醒 。
本文插图
【寒潮来袭要保护好耳朵】
在寒冷的室外 , 大家优先考虑的是四肢和躯体的保暖 , 耳朵容易被忽视 。 在遇冷最初时耳朵还会有疼痛感提醒 , 但时间稍一长疼痛就会转为麻木而变得迟钝 。 出现耳廓冻伤后 , 受伤者本人经常是未察觉 , 在旁人提醒下才发现 。 所以 , 为了避免出现冻伤首先是要做好保温防护工作 。
一旦出现了冻伤 , 就要根据不同的程度来应对 。 和烧伤有类似的分级 , 根据冻伤的轻重不同传统可分四种程度:
Ⅰ度冻伤皮肤可依次出现白斑、红肿、表皮轻微剥脱;
Ⅱ度冻伤是出现水泡 , 泡内液体半透明、黄白色;
Ⅲ度冻伤也是出现水泡 , 但泡内为明显出血,泡破后局部形成黑色焦痂;
Ⅳ度冻伤导致组织完全坏死与缺失 。
具体到个人 , 不同的部位冻伤程度可以不同 , 面积不同后果也不相同 ,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 , 我这里只说两类我遇到过的耳廓冻伤 。
本文插图
上图就属于Ⅰ度冻伤的情况 , 北方冬季气温骤降后 , 在室外活动的学生或是工作人员中比较常见 。 遇到这种状况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 , 进入室内后可以等待自然解冻 , 不一定要使用特殊的升温措施 。 切记不要盲目揉搓 , 这样反而容易导致受伤的耳廓皮肤加重损伤 。 过后若出现表皮破损 , 可以涂抹抗生素软膏以免感染 。 如反复出现Ⅰ度冻伤 , 虽不至于影响耳廓外形 , 但会出现局部色素沉着 。
本文插图
Ⅰ度冻伤的环境没有及时脱离或者是气温更低后 , 就会出现上图的这种水泡 , 这就是到了Ⅱ度冻伤的程度 。 根据2019版的《荒野医学协会冻伤预防和治疗实践指南》的建议 , 像这种体积的水泡 , 在非医疗环境下可暂不处理 , 但要尽量保护其不破损 。 待到有专业人员处理时 , 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抽出液体后辅料保护 。 与肢体的冻伤不同 , 耳廓区域缺乏皮下组织 , 仅有皮肤覆盖软骨 , 血供多是终末支 , 处理不当容易导致软骨坏死畸形 , 影响美观 。
如果冻伤程度在Ⅲ-Ⅳ度 , 耳廓外观受影响已是不可避免 , 在给耳朵保温的情况下 , 尽快找专业人员处理 。 最严重的情况是整个耳廓缺失 , 需要进行耳廓再造手术 。 此类图片过于辣眼 , 就不上图了 。
最后补充一点 , 因为在普通人群中很少出现大面积严重冻伤的情况 , 所以没有专门处理冻伤的科室和医生 , 出现的冻伤人员可以找烧伤科医生或者相应损伤部位的专业医生 , 比如耳鼻喉科或骨科的医生来处理 。
推荐阅读
- 中医讲痛风治疗期间要怎么饮食
- 血脂高需要吃什么才好?
- 糖尿病人能吃鳜鱼吗
- 肾病能吃蜂蜜吗要注意什么?
- 早上要吃饱的重要性有哪些
- 长痘痘吃苦瓜好吗
- 耳朵突然失聪吃什么?这几种食物要记住
- 胃石症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 大蒜生吃竟能护心 这五类人要排除在外
- 肾性高血压吃什么好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