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 中芯国际拖了三年的光刻机,却被晶瑞股份买到了?

光刻机 中芯国际拖了三年的光刻机,却被晶瑞股份买到了?

文章图片

光刻机 中芯国际拖了三年的光刻机,却被晶瑞股份买到了?

文章图片

光刻机 中芯国际拖了三年的光刻机,却被晶瑞股份买到了?

文章图片

光刻机 中芯国际拖了三年的光刻机,却被晶瑞股份买到了?

文章图片




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如果身处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的出站口 , 你就会遇到一个凡尔赛文学式的灵魂拷问:北大向左 , 清华向右——你会怎么选?


据说当时4号线刚通车的时候 , 地铁穿梭引起的震动 , 把清华北大好几台精密仪器给搞失灵了 。 所以 , 把精密仪器搞到手 , 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能让精密仪器顺畅地运转起来 , 才能见真本领 。

中国半导体行业被“卡脖子”的关键设备——光刻机 , 就是精密仪器中的精密仪器 。 一台光刻机里面有十万多个零部件 , 三千多根线路 , 甚至里面的软管 , 连在一起的总长度就能超过2公里 。 光刻机这种人类迄今为止打造出来的精密的仪器 , 光是安装调试 , 没有几个月时间根本就下不来 。

明白了这些 , 我们就不必因为单纯看见“光刻机”三个字而亢奋 。 比如说 , 这两天的大新闻 , 晶瑞股份(300655)喜提光刻机——虽说是荷兰ASML的光刻机不假 , 但不能想当然的认为 , 这台光刻机和中芯国际(688981)那台拖了2年多的光刻机就是一回事 。

图片来源:晶瑞股份公告

我们对于这一利好消息的冷思考 , 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去年9月底 , 晶瑞就发布公告说 , 准备向韩国芯片厂商SK海力士购买ASML光刻机 , 总价超过1100万美元;简言之 , 这是一台SK海力士甩卖处理的二手光刻机;
2.晶瑞眼下成功买到的二手光刻机 , 跟烂尾的武汉弘芯抵押出去的光刻机 , 都是DUV(深紫外)光刻机 , 而并非中芯国际被拖了快三年还未交货 , 被用来突破10nm以下制程的EUV(极紫外)光刻机 。 中芯那台光刻机的价格 , 至少是晶瑞那台的10倍;
3.晶瑞这台二手光刻机的定位 , 并不是上阵打仗的战斗机 , 而是用于训练的教练机;之所以不是 , 是跟晶瑞最被资金追捧的光刻胶业务有关 。


光刻胶 , 跟光刻机一样 , 都是我国半导体行业卡脖子的关键材料、设备 。 我们在此前的文章中 , 对光刻胶的情况进行过介绍 , 这里再梳理一些关键信息:
1.光刻胶的作用类似于相机胶卷中的感光剂 。 在整个芯片制造流程中 , 光刻工艺的成本约占35% , 并且消耗的时间占比为40%~60%;
2.就行业格局而言 , 日本厂商几市场份额乎占据了光刻胶市场的半边天 , 而且在高端光刻胶领域 , 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 我国只在PCB等低端光刻胶领域实现了自给 , 而高端光刻胶的自给率不足5%;
3.从商业模式上讲 , 光刻胶可以被归于高值耗材一类 。 对光刻胶有利的投资逻辑包括2个方面 。 一是半导体行业复苏后进一步扩容 , 芯片数量的增长会刺激对光刻胶的需求;二是芯片工艺越发复杂 , 出现了双重 , 甚至三重、四重曝光的技术 , 这意味着制造单个芯片的光刻胶消耗量的增长 。

光刻胶作为耗材的投资逻辑 , 有点类似于股票的“戴维斯双击” , 即业绩增长+估值提升 。 对于国内光刻胶市场的前景 , 有研究机构预测 , 到2022年市场空间家接近55亿元 , 是2019年的2倍 。

这样看来 , 增量市场的逻辑大概率是讲得通的 ,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晶瑞等A股光刻胶概念股 , 能否实现国产替代逻辑 , 让自己分到一块蛋糕?

光刻胶按照分辨率水平 , 低端到高端(用<表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g 线 < i 线< KrF < ArF < ArF Immersion < 最先进的EUV线 。 一般来讲 , ArF光刻胶能够满足45nm至28nm制程的需求 。

有了这些做铺垫 , 我们再结合喜提光刻机一事 , 来看看晶瑞在光刻胶研发、推广上的进度和布局 。

一般来讲 , “全村希望”中芯国际目前最高端的工艺是14nm制程 , 而ArF光刻胶基本能满足45nm到28nm等国内主力制程的工艺要求——晶瑞买二手光刻机 , 就是在给量产ArF光刻胶做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