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驴行 不排外的中部城市: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年轻人别小看了它

去驴行 不排外的中部城市: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年轻人别小看了它

文章图片

去驴行 不排外的中部城市: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年轻人别小看了它

文章图片

去驴行 不排外的中部城市: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年轻人别小看了它

文章图片

去驴行 不排外的中部城市: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年轻人别小看了它

文章图片

去驴行 不排外的中部城市: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年轻人别小看了它

文章图片

去驴行 不排外的中部城市: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年轻人别小看了它

文章图片

去驴行 不排外的中部城市: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年轻人别小看了它

无论是多美好的未来展望 , 多有前景的工作机会 , 选择一座城市最终还是要面临买房这件事上 。 但35岁以前 , 靠两个人积蓄100万的小家庭又有多少个 , 而就算是东拼西凑出首付 , 高昂的月供、首付还款都能摧毁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 。

?Xiquinho Silva在买房这件事上 , 一二线城市里唯有长沙对年轻人最为厚待 。 均价不到1万的房价 , 一直是长沙成为全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关键 , 连深圳其它城市都不得不来学习它的模式 。 但由于比较低调 , 这座湖南省会很少出现在大众眼前 , 所以对其发展也不甚了解 , 大概知道长沙也只有街头上的“臭豆腐”了 。

比起深圳、广州、上海、重庆的摩天大厦密集度 , 长沙湘江沿岸的CBD无论是在高度 , 还是数量上确实少了一点国际化的味道 。 但在中西部城市里 , 长沙所呈现出来的都市范却是越来越足 , 并且这种变化也就只有十几年左右 。

90年代的长沙 , 确实是穷 , 一年的总产量还不如广东佛山的顺德县 。 再加上国家经济中心 , 多以沿海布局为主 , 长沙虽为省会却也得不到太好的机会 。 也是近十年左右 , 长沙才开始崛起 , 其今天取得的成绩虽不如一线城市耀眼 , 却也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形容 。

或是因为太过低调 , 早已突破1万亿的长沙 , 在不少人眼中仍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城市 。 但只要来长沙坐一坐 , 在湘江边上喝一个下午茶 , 那么你就会发现长沙已今非昔比 。 事实上 , 若是去除房价上的GDP , 长沙的实际经济总量排名可能还要往前靠几名 。

总之 , 结合长沙的城建水平、产业分类 , 增长速度 , 未来的长沙绝对是中西部最有影响力的大城市 。 所以长沙的舞台 , 足够容纳每个有梦想野心的年轻人 , 而长沙要走向未来的国际化 , 也势必需要吸取精英人才 。

未来发展机会、性价比宜居是以上长沙的特点 , 但要说到情感上的融入 , 长沙相对没有太多的排外 。 我们说排外 , 除了一部分土著的高人一等优越感姿态外 , 还表现在文化上的排外 , 例如语言上的距离感 。

打个比方 , 广州、上海虽是国际化大都市 , 但土著日常使用语言的频率 , 却多以本地语言为主 , 常常令出入城市的人们满头问号 , 不知所云 。 若是再来一句 , 你不会广东话、上海话啊 , 这心啊就产生了距离 , 一下子就让人被排斥了一样 。

当然 , 这未必是有心之举 , 它更多代表的是它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 但长沙整体发展比较均衡 , 大家也都是努力讨生活的人 , 名下的房子也没有因为拆迁多来几套 , 即使有也不会因为房产加持带来的傲气 。

而且长沙虽有方言 , 但日常沟通还是以普通话为主 , 所以排外是不太存在的 , 长沙人眼中的区域概念 , 最多就是哪里有什么好吃的 , 提到来自某某地方时 , 脑瓜里第一反应是这里的小吃特别“好恰” , 哪有有别的心思排外他人 。

还真不能怪长沙人爱吃 , 这座城市的小吃还真不少 。 臭豆腐就不说了 , 那些隐藏在老巷里的葱油饼、猪油拌粉、麻油猪血、嗦粉都能让人从街头吃到巷尾 。 而且长沙人对粉有超乎常情的喜爱 , 仅一个粉就有各种各样的做法 。

除小吃和湘菜以外 , 长沙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教育 。 历史上的岳麓山 , 是湖南、湖北的人才摇篮地 , 湘江岸上的岳麓书院 ,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 , 曾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精英人才 , 迄今仍发挥着作用 。

【去驴行|不排外的中部城市: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年轻人别小看了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