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 零售巨头永辉超市没落,新业态试水全部失败,市值一年蒸发四百亿( 四 )


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大家做事喜欢拍脑袋 , 最后发现拍脑袋错了 , 我们也会拍脑袋 , 但我们敢于认错 , 在错的很远之前及时纠正 , 做到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 。 ”
不过 , 这已经不是永辉第一次“欲速不达” 。 永辉的新业态为何每次都这么着急?实在是形势不等人 。
永辉超市从“农改超”起家 , 从福州一路走向全国 , 立身之本是“生鲜” , 文志宏认为 , 在2015年前后 , 实体零售被电商击垮 , 但是生鲜还未被突破 , 永辉超市也凭此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 并且腾出手来去做创新业务的探索 。
但是从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后 , 所有新零售概念下的商业模型 , 都是生鲜品类在一小时送达模式下的演绎 。 基于前置仓概念的每日优鲜、朴朴超市、叮咚买菜开始在各个城市壮大 , 同时生鲜进一步专业化 , 百果园、鲜丰水果等水果连锁和钱大妈这样的肉类专业店也开始被资本看中 。 2020年大火的社区团购又将“卖菜”这一古老行为拉到新的竞争高度 , 更低的价格 , 更近的提货距离 。
每个都带资进场 , 补贴获客成为主流方式 。 在互联网领域 , 有一句魔咒 , 老大和老二打架 , 老三死了 。
对永辉超市来说 , 局面越来越危险 , 年轻消费者被前置仓“堵”在家中 , 无需出门 , 那些需要到店购物的中老年人 , 在社区门口的生鲜店被拦截 。 一二线城市有盒马、每日优鲜持续教育收割 , 低线城市有社区团购长驱直入 。
“现在 , 永辉的生鲜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 很多企业生鲜这块也都做得非常不错 。 ”在王国平看来 , 永辉的优势一是规模 , 议价能力更强;第二是买手团队 , 差不多有1000多人 , 所以永辉要通过不断开店做大话语权 。 “永辉现在是进攻的状态 , 会杀入更多的区域 , 主要对手其实还是线下商超 。 ”
文志宏认为 , 永辉超市的到家和到店相结合 , 就是全渠道的概念 , 这个概念模糊了对手的范围 , 线上线下都有可能是永辉的对手 , 但永辉的核心优势不在线上 , 而是线下 , 如果线下门店守不住 , 可能会被其他业态围剿在社区门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