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 BOSS直聘涉嫌广告欺诈?律师:存在夸大和误导 但不构成欺诈
4月23日下午消息 , 有网友在微博发文质疑BOSS直聘的广告语“找工作 , 我要和老板谈”涉嫌广告欺诈 , 该网友表示不是直接跟老板谈吗 , 怎么还是跟人力谈?并表示BOSS直聘做不到就不要打这个广告词 。
文章图片
随后 , BOSS直聘客服回复称平台对Boss的定义是在企业中所有有资格招人、用人、决定一个人薪资以及工作内容的人 , 并表明HR也是BOSS的一员 。随后 , BOSS直聘客服微博自己删除了该条回复内容 。
【视点·观察|BOSS直聘涉嫌广告欺诈?律师:存在夸大和误导 但不构成欺诈】新浪科技就此咨询了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的王贝贝律师 , 王律师表示 , 在BOSS直聘的广告语中 , 从客观方面来说 , 对“BOSS”的文义解释一般是企业或集体的主要负责人 , BOSS直聘自行增加单词的含义内容 , 除非在注册时已经明确告知用户 , 否则法律对这样的解释将不予支持 。而且HR在实践中通常不会被认为是员工待遇的决定人 , 对具体的薪资和工作内容并不负直接或主要责任 。即使按照BOSS直聘的这一解释方法 , HR也不属于BOSS中的一员 。因此BOSS直聘的这一回应对于自己广告语的阐述是不合法理的 , 坚持对“和老板谈”做表面解释并不可取 , 事实表述上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和误导 。
但在主观方面 , 王律师表示BOSS直聘“找工作 , 我要和老板谈”的广告语 , 本质是绕开传统的应聘者提供信息-中介者进行匹配-用人单位接收信息的求职模式 , 缩短应聘者和用人单位的距离 , 提高沟通效率 , 避免信息差产生的误解和其他不便之处 。“和老板谈”实则是“和公司谈”的一个更为具象化的表达方式 , 在实际使用中 , 应聘者追求的也正是更加可靠的信息渠道和更直观的对公司的了解 , 而不仅仅是和主要负责人直接对谈的形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 , BOSS直聘已经实现了它的目标功能 , 也没有误导招聘者而导致其原有的使用目的不能达成 , 在合同的履行上并没有显着瑕疵 , 没有进行欺诈的恶意 。因此 , 虽然广告语确实措辞不够严谨 , 微博的回应也存在漏洞 , 但软件本身的行为是不构成欺诈的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 充值App能和住同一家酒店的女性私聊?然而对方是“虚拟女性”
- 视点·观察 在线教育被曝开始裁员潮 应届生:我压根儿还没入职呢!
- 视点·观察 美团员工被曝通过钓鱼邮件获取拼多多薪资信息 检方:侦查阶段,不便透露
- 视点·观察 网红餐厅好评如潮?留心,说不定是刷的
- 视点·观察 研究:新冠封锁期间,世界各地城市的犯罪率显著下降
- 视点·观察 乡镇快递网点倒闭 取件要收费:这个“6·18”快递下乡遇阻了
- 证券日报 今日视点:交易所年内发出1123份问询函 上市公司如何领会“知识点”
- 一季 做家务的男人3官宣!新嘉宾阵容空前豪华,我却在意观察员的变化
- 视点·观察 肉类加工巨头JBS遭网络攻击 中国牛肉价格会涨吗?
- 视点·观察 理财平台爆雷,为其代言的明星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