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高达93% 梅安森遭监管层和投资者质疑
【证券日报|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高达93% 梅安森遭监管层和投资者质疑】 采访人员王鹤实习生冯雨瑶
4月22日 , 深交所向梅安森下发一则问询函 , 对公司2020年报披露的应收账款、存货账面价值、应收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中往来款等方面的财务数据提出五大问题 , 并要求公司就此做出书面说明 , 在4月28日前将有关说明材料报送并对外披露 。
公开资料显示 , 梅安森是一家“物联网+”高新技术企业 , 专业从事物联网及安全领域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运维服务(ITSS) 。 同时 , 公司利用自身在智能感知、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沉淀 , 在同一技术链上还拓展了环保、城市管理两个业务领域 。
也就是说 , 梅安森是一家“物联网+安全与应急、矿山、城市管理、环保”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维服务商 。
此次问询函大篇幅聚焦的是梅安森的“应收账款”问题 。 深交所在问询函中提到 , “报告期末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67亿元 , 同比增长35.36% , 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达93.77% 。 而在报告期内 , 公司营业收入2.85亿元 , 同比增长5.14% 。 请说明应收账款增长幅度远高于营业收入增幅的原因及合理性 。 ”
应收账款 , 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 , 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 应收账款高企 , 且增速大幅高于营收 , 是深交所对梅安森关注的核心点 。 对此现象 ,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皮检君告诉《证券日报》采访人员:“一般意义上来讲 ,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当期增加较多 , 且占比营收较高 , 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 说明公司整个资金回收的风险较大 。 ”
一位不愿具名的会计从业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像这种情况 , 首先需要稍微拉长时间 , 来看其应收账款为何如此高 , 同时 , 也要看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间的变动 。 ”
据东方财富App数据显示 , 2019年 , 梅安森应收账款为2.03亿元 , 占比同期营收的74.91% 。 2019年、2020年 ,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305.38天、323.15天 ,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18次、1.11次 。
“其次 , 可进一步查看其主要客户有哪些 , 是否有很多可疑客户 , 进而出现虚构收入或提前确认收入等情况 。 ”上述人士称 , “但有时候 , 应收账款高企的情况也很正常 , 说明公司商业模式不是太好 , 因是toB模式 , 可能就会出现客户拖欠的问题 , 具体还要结合业务进一步分析 。 ”
“应收账款高低取决于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 , 如果数据严重偏离行业中位数 , 并且缺乏充分的理由解释 , 可能存在坏账计提并影响业绩的问题 。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因去年涉及疫情等大环境背景 , 公司应收账款增速高于营收 , 还要看具体原因 。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深交所下发问询函的同一时间 , 公司应收账款高企 , 也成为梅安森投资者的主要关注点 。
4月22日 , 梅安森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 , 有投资者就“公司应收账款大增 , 相关质量如何?是否有暴雷可能?”等问题进行了犀利提问 。
对此 , 公司回复称 , 2020年应收账款增加是受疫情影响 , 项目有所延迟而客户付款需要一定的周期等原因导致 。 2021年第一季度 , 公司已加大了收款力度 , 应收账款已随之降低 。 对于是否存在较大部分难以收回问题 , 公司进一步表示 , 已按照信用减值的规定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 公司的应收账款净额主要集中在1年内及1年至2年内 , 并且客户群体主要是国有煤矿企业 , 因此 , 应收账款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
“应收账款高 , 且账龄长 , 坏账的风险就大 。 ”沈萌表示 。
应收账款高企的现象在资本市场并不罕见 , 但近些年来 , 上市公司因应收账款逾期、计提坏账准备而导致业绩暴雷的情况 , 却在不断上演 。
“应收账款高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风险就是 , 回款风险大或者说最后具有不确定性 , 这样的话 , 上市公司之前所确认的收入和利润 , 都会因此打上问号 。 应收账款是要计提坏账准备 , 这对其利润会有很大影响 。 ”皮检君表示 。
推荐阅读
- Apple Wedbush证券分析师:14/16吋MacBook Pro将亮相今年WWDC
- 广州日报 利润承压 可口可乐先涨价后卖酒
- 大盘 一个小散的基金日报(万元小仓) 2021-06-03
- 中国证券报 QDII额度发放实现常态化规则化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深交所依法依规对*ST斯太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弘信电子拟收购华扬电子100%股权
- 证券日报 华为“鸿蒙大军”启航:倡导万物互联 构建智能生态新秩序
- 证券日报 集运行业大周期高点将至 业内人士称7月份运价或迎来峰值
- 证券日报 高利润医美业揭秘:上游“躺赚” 中下游“吃土”
- 证券日报 华为“软硬兼施” 鸿蒙“破壁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