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国外同行,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必须提速,火星探索也不例外( 二 )


地方 国外同行,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必须提速,火星探索也不例外
文章插图
越来越压抑的民族情绪、死亡惊惧、失业恐慌、流言蜚语,可能先将欧美国家内部击垮,到时候,中国可能是蓝色星球上唯一一个能够再次向火星发送探测器的国家了。
按照目前的火箭推进技术,要是发射像“天和一号”空间站这样的巨大单个物体到火星,沿途消耗的推进剂,可能需要5000吨,这还不包括从地表到LEO的发射消耗。
发射2名宇航员,跋涉两年的时间来回,可不是一辆火星车这样的小轿子可以胜任的,空气、水分、食品等储备就要几吨重,总不至于把宇航员捆绑起来2年时间吧?
但是,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似乎不存在太大问题,我们最擅长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近地轨道组装星际发动机,应该会提上日程,采用的可能是较大的“回旋加速器”原理的离子推进装置,而不是现在的“霍尔发动机”,毕竟后者的推力太小了。
地方 国外同行,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必须提速,火星探索也不例外
文章插图
巨大的回旋加速器,就是上面的形状,真正的载荷,就是下面的吊舱,一般单程运送5000吨的物品没什么问题。
回旋加速器在太空中可能做得很大,失重状态下,没有气动阻碍,离子可以被加速到光速的几分之一,推进效果要比化学火箭高1000倍。现在火箭推进剂的速度,难以突破10公里/秒。
这种推进装置一定是模块化的,生产、调试、维护都很经济,在月球基地生产组装,主要技术就是低温超导、离子发生器、偏转和调节等技术,在地球上,有现成的技术可以照抄。
这种大型飞船,只是在火星与地球之间的霍曼转移轨道往来,不会直接登录火星表面,相当于地-火公共巴士。
这可不是现阶段埃隆·马斯克所倡导的“星舰计划”能够办得到的。火星移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送两名“鸡娃”上去就可以的,他们要在火星度过余生,需要大型的构件、机械、生产装置来搭建庇护所与厂房,难道盖房子要美女宇航员用手刨火星泥土?
整个火星都在期待中!
地方 国外同行,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必须提速,火星探索也不例外
文章插图
#天问一号携火星车祝融号登陆火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