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燕赵荣光|遵化沙石峪村:青石板上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河北新闻网 燕赵荣光|遵化沙石峪村:青石板上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河北新闻网|燕赵荣光|遵化沙石峪村:青石板上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青石板上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探访“当代愚公之乡”遵化市沙石峪村
游客在沙石峪陈列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 遵化市委宣传部供图
五月 , 燕山深处 , 一座小村庄浸润在漫山果木的深绿和浅绿中 , 充溢着惬意怡人的清新 。
这里就是遵化市沙石峪村——曾经“土如珍珠水如油 , 满山遍野大石头” , 百姓穷困潦倒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 , 沙石峪人自力更生 , 创造出“万里千担一亩田 , 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 , 被誉为“当代活愚公” 。
“万里继续走 , 千担永远挑 。 ”搬掉“贫穷”这座大山后 , 沙石峪人将红色基因与生态旅游相结合 , 在道道米粮川、处处花果园间 , “当代愚公之乡”续写着乡村振兴新的传奇 。
觉悟是由穷变富取之不尽的源泉
笔者沿着入村主路走到尽头 , 国际友谊林掩映着一眼大口井 。 井壁的千层岩上 , 钢钎刻印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
81岁的王义春曾经参与过挖井 。 他回忆说 , 当年外宾来大口井参观后曾感叹:访问的不是一个村子 , 而是一所大学校 , 全世界都应该学习 。
早年的沙石峪村 , 遍山青石板 , 无土难长粮 。 只有走投无路的人 , 才会来此艰难困苦之地谋生 。 “没土 , 没水 , 怎么刨出食?”1951年 , 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和大伙儿一起商议村子的出路 。
“靠国家呗 , 咱就是靠救济粮活过来的 。 ”“没有水 , 咋组织生产也白搭 , 这非得请神仙指点水源不可!”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
精神的贫困 , 比物质的匮乏更可怕 。 大伙儿争论来、争论去 , 张贵顺却最终拍板:那就请“神”!
在风水先生“指点”下 , 张贵顺带领村民去打井 。 王义春眼看着井挖了五丈八尺深 , 还不见一点潮气 , 手上的血泡肿起来了 , 人哭得像个孩子 。
其实 , 张贵顺满心想挖到的 , 恰恰不是水 , 而是比水更宝贵的东西——群众的觉悟 , 这才是由穷变富取之不尽的源泉!
趁势 , 党员干部向群众宣传: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 , 要想改变现状 , 就要靠共产党的领导 , 靠自己的双手 。
就这样 , 村民们不等、不靠 , 在坚如铁板的石山上 , 用炸药、用钢钎、用铁锹 , 愣是开凿出水井 , 把旱地变成水浇田 。 1956年 , 村里第一次不再伸手要救济粮;1957年 , 第一次向国家卖粮……
可是1965年 , 又赶上大旱 , 连续253天没下一场透雨 , 井水也没法指望 。 “天大的灾 , 必须以天大的决心来抗!”这次 , 不用动员 , 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 , 往返担水浇地 。 他们像给婴儿喂奶一样 , 给庄稼浇水 。 喜获丰收时 , 大家不禁相拥而泣 。
并不满足于粮食高产 , 村党支部在考察后 , 还打破“以粮为纲”的传统 , 推广果树等经济作物 。 几经探索 , 针对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的特点 , 村里因地制宜种起1200余亩的“玫瑰香”葡萄 , 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村 。
“当代活愚公”扛起“中国北方农业的旗帜”
一清早 , 75岁的李凤忠就踏上北山坡上的“一亩田” , 把葡萄秧从地里刨出 , 再引缚上架 。 “一亩田”边的石碑 , 上刻“万里千担一亩田 , 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字迹 。
在此立碑 , 因为这是沙石峪的第一块样板田 。
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年代 , 全国人民白手起家建设新生活 。 沙石峪人民在物质上更是极度匮乏 , 但是他们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思想武装自己 , 也用事实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 。
沙石峪不仅缺水 , 更是少土 , 石头上怎么长庄稼?1966年 ,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 , 全体青壮年选择了北山坡上一块最难开发的青石板做样板 , 李凤忠就是当时参与造田的一员 。
白天 , 一声怒吼一声锤 。 他们硬是在绝望的山上 , 凿下希望的石头 , 打出石槽 , 垒上石坝 。
晚上 , 一片火把映山川 。 他们翻山越岭 , 担土千担 , 来回行程万里 , 终于在石槽里垫出了梯田 。
这块田有多大?才一亩 。
李凤忠干完农活踏出田垄 , 脚下沾满了雨后湿润的土 。 他用树枝刮下泥巴 , 又随手捡起投到田里 , “这样板田来之不易啊 , 虽然只有一亩 , 但却激发了大伙儿改天换地的信心!”
凭着这股子志气 , 20年间 , 沙石峪人民在嶙峋悬壁上造出1200亩梯田、16眼深井 , 开凿了通南达北的“愚公洞” 。 周恩来总理曾两次亲临沙石峪视察 , 称赞沙石峪人是“当代活愚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