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 又是一波连环炸 是谁让电动车有了暴脾气?( 二 )


警告! 又是一波连环炸 是谁让电动车有了暴脾气?
文章图片

国标电动车各种保护功能齐全 爆炸风险几乎为0
不私自改装电动车:电动车作为一款国民级交通工具用途可谓五花八门,有短途通勤的、有外卖配送的、也有因为个人喜好骑行的等等 。在新国标法规的限定下,尤其是对于把电动车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人群而言,新国标的规定的合法电动车是无法满足此类人群的使用需求的 。因此电动车市场催生了一批改装业务,本来能续航40公里的标准电动车,通过扩容电池的方式,强行增加2倍续航里程,甚至部分夸张的改装店还可以增加至5-6倍的续航,宣称一次充电可以从北京骑到天津 。虽然续航里程增加,但人身安全的危险也成倍增加,扩大的电瓶其实就是更大号的定时炸弹,同时,这些私自改装的电瓶,为了缩减成本在拼装工艺和电芯选品上难以保障,发生事故的几率也是成倍增长 。
除了增加续航里程,也有部分电动车爱好者私自加装音响、灯光等带电设备,这些设备对电路的改装,也存在引发电路短路的风险 。
合规充电,不适用第三方充电器:此外充电器的使用和充电时间的把控也是至关重要的,锂电池禁忌过充,如果充电器或电动车不支持过充保护,那持续的过充不仅影响电池寿命,还会因发热等问题引发电池爆炸起火风险 。
另外,标准的电动车一般都是原装充电器匹配原装电池,充电电压、电流以及充电保护功能都是按照当下产品进行调校的,而部分用户为了加速充电或贪图便宜实用第三方充电器,也容易造成电池损坏或起火 。
电动车上楼不能全怪消费者 安全骑行还需三方共同努力
成都电梯电动车爆炸事故的发生是一个悲剧,只有五个月大的婴儿在事故中受伤,让人心痛!麻痹大意和幸存者偏差是绝大部分电动车用户的内心写照 。
但电动车上楼全部责任真的都该留给消费者吗?我认为这个观点有失偏颇!很多文章中都强调电动车上楼就是定时炸弹,电动车不能飞线充电等等,却没人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
那用户为什么要把电动车停到楼上,毕竟生命安全面前谁也不会以身犯险?一小部分用户是害怕丢车,绝大部分用户是为了解决充电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虽然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但电动自行车户外充电位并不多,以笔者小区为例,每栋楼也只配备了5个电动车户外充电装置,而一栋楼住户少则几十户多则上百户,电动车充电普遍夜晚是高峰期,按照每5户一台电动车计算,这5个电动车充电位是远远无法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 。而这样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是非常普遍的 。
警告! 又是一波连环炸 是谁让电动车有了暴脾气?
文章图片

电动车户外公用充电设施充足是解决上楼矛盾的根本
解决电动车上楼,一方面要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我认为还是相关单位及小区开发商、物业的联动,提供完备,充足的充电设备 。比如每个小区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配备充足的充电位,或者像某些城区一样,提供自助换电箱,将充电行为统一化 。
此外,国家针对电动车上楼问题也已经在进行同步的教育和立法工作,相信随着相关法规的落地,和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未来电动车不上楼将成为使用者的新习惯 。
规范使用电动车 避免亲人两行泪
电动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没有安全合规的去使用它 。就像加油站要远离明火一样,使用电动车千万不要在家里或者楼道内充电,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千万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旦发生火灾,那就是伤不起、赔不起、后悔不起的事情,无论是哪种品牌的电动车,我们都应该提高警惕性,安全规范使用 。
警告! 又是一波连环炸 是谁让电动车有了暴脾气?
文章图片

这场景如果发生在家里或者楼道里 遭殃的就是你的家人和邻居
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你身边的邻居,我建议在电动车这件事上一定要从选购和使用上绷紧安全这根弦!
选购:选购带有3C认证的电动车产品、选购符合新国标的产品、不买三无产品及非标产品
【警告!|又是一波连环炸 是谁让电动车有了暴脾气?】使用:不在楼道和室内充电、不飞线充电、不过度充电(不超过8-10小时)、不私自改装加装、不适用第三方充电器、定期安全检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