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 为什么华为总给人要造车的“错觉”?

“为什么华为总给人要造车的错觉?”24日,华为发布《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声明》,长期关注华为的一名用户发出“灵魂拷问” 。也有用户感慨,“华为除了造车本身其余都做了 。”“华为声明不造车”好似一部轮播剧,连回应的台词都相差无几 。
访问:
华为商城
华为将正式发布鸿蒙手机操作系统
Huawei 为什么华为总给人要造车的“错觉”?
文章图片

作者 付玉梅 常涛
“华为不造车 。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没有任何改变 。”华为在最新声明中强调 。
在华为近日一系列的车企合作动态中,像上述用户一样有“错觉”的人或不在少数 。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一“错觉”?又如何理解华为?
华为不造车
据不完全统计,华为此前已至少六次表示自己不会造车 。其中,2019年1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首次表示“华为绝不造车,永远不造车”;2020年11月,华为的内部文件明确“华为不造整车”,甚至提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一个月前的2021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又一次重申了“华为不造车” 。
5月24日,华为发布《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声明》,称有关华为造车的不实传言,公司发言人已多次予以澄清,“今天,我们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 。”
华为在最新声明中表示,华为认为产业界需要的不是华为品牌汽车,而是华为三十多年积累的ICT(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来帮助车企造好面向未来的车,即为车企提供基于华为ICT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部件 。
尽管华为一直否认造车,但相关传闻却不断出现 。近日,有报道称,华为正在尝试收购本土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部门,包括寻求控制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旗下的电动车品牌——极狐ARCFOX 。该报道还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汽蓝谷内部人士消息,双方确实在密切接触,但华为不太可能控股北汽极狐,入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
“至今为止,我们并未投资任何车企 。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 。以后,凡是议论上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汽车制造行业,均为谣言,勿轻信 。”华为表示 。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徐直军回应了外界的疑惑,称华为“不造车”的决策是经过多年讨论的 。华为从2012年开始进行汽车相关研究,在2012年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 。那时候还没有自动驾驶的概念,只有电动汽车的概念,华为当时想研究电动汽车 。
不过,华为在研究汽车的过程中发现,华为的技术在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汽车自动驾驶上的价值越来越能体现 。“我和中国、日本、德国等汽车企业大佬都讨论过,发现他们不需要华为造车,而是需要华为提供ICT的能力,帮助他们造好车 。”他提到,2018年在三亚开会时,华为高层就明确了华为不造车,帮助企业造好车的战略 。
不造车,但卖车
为产业赋能是华为一贯的商业逻辑,在软件生态上蓄力已久的华为,理应在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大干一场 。但眼下,华为似乎把希望寄托于其“朋友圈”身上 。
华为在上述声明中强调,公司选择了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家车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支持它们打造各自子品牌 。用了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经华为授权才可以使用HI标识,代表Huawei Inside 。
关于华为与重庆小康集团旗下的金康赛力斯的合作,华为表示公司是赛力斯SF5的电动部件和HiCar座舱部件的供应商 。同时为了解决华为授权手机零售店在华为手机大幅减少情况下的生存问题,华为在支持部分零售店来销售此款车,零售店可以获得相应收益 。
外界对华为造车的又一波猜测来自于华为近日与车企的密切合作 。2021年4月12日,徐直军就透露,华为将与北汽、广汽、长安三家车企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合作,打造三个汽车子品牌,并将在四季度陆续推出 。
Huawei 为什么华为总给人要造车的“错觉”?
文章图片

徐直军介绍,每一个车型都将拥有“Huawei Inside”标识,代表该车使用了华为自动驾驶在内的ICT集成系统 。尽管没有“亲自”造车,但Huawei Inside和三个汽车子品牌的出现,华为在车圈的刷屏率不可谓不高 。
此外,最新的声明已给每家车企的角色赋予明确定位,即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家将采用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赛力斯SF5将采用华为电动部件和HiCar座舱部件,并进入华为门店售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