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中国 负债千亿,市值大跌!福建低调富豪不甘心,豪赌142亿买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A Dolphin
2021年 , 房地产相关政策收紧 , “三道红线”威压之下 , 龙头房企正加速出货 , 整个行业进入“现金为王”的阶段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是否进一步买地扩张?花多少钱买多少地?成为众多房企谨慎考量的重点 。
“进” , 易被套住 , 负债率增加 , 现金流吃紧 。 “不进” , 土地储备告急 , 未来销售额疲弱 。 两难之下 , 昔日的“地王”融信中国给出了选择 。
近日 , 融信中国豪掷142亿 , 拿下杭州7宗宅地 , 超过华润置地、融创等企业 , 成为此次杭州集中土拍中 , 拿地数量、金额最高的房企 。
有业内人士称 , 融信中国此次高额拍下的土地 , 利润空间极低 , 稍有不慎 , 容易出现亏损 。
融信为何要买下这样的土地?实际上 , 是它不得不买 。
据了解 , 杭州是融信中国营收及销售额的主要贡献城市 , 然而如今融信在杭州的市占率却在缩减 。 若不进一步扩张 , 未来融信在杭州的可销售楼盘数就会缩减 , 进一步影响销售业绩 。
而销售额是房企回款的主要渠道 。 在如今的高压市场环境下 , 现金流是保证企业能持续存活的重要指标 。 另一方面 , 买地也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土储”增长 , 是融信战略之一 。
值得一提的是 , 就在2个多月前 , 融信中国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 , 同期融信总负债为1794.49亿元 , 其资产负债率81.29% 。
高负债时 , 又大笔买进杭州新土地的背后 , 是融信的焦急 。
穷小子19岁创业 , 成新晋“地王”作为融信中国的创始人 , 欧宗洪低调又内敛 , 比起百亿的身价 , 他总是强调 , 失败和教训才是他最珍贵的财富 。 因为 , 每一次失败 , 可以让他重新站得更高 。
1971年 , 欧宗洪出生在福建莆田最贫穷的一个农村 。 父母都是农民 , 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 , 全家都住在祠堂里 。 上学的时候 , 买不起书包 , 也吃不饱饭 。
为了家庭生计 , 比欧宗洪大12岁的大哥欧宗金 , 大7岁的二哥欧宗荣陆续辍学打工 。 从福建奔波到江西 , 从施工工人做到自己承接工程项目 , 两位哥哥都闯出了些名堂 。
1990年 , 19岁的欧宗洪在哥哥们的帮助下 , 以工程项目切入开始自主创业之路 。 到了1995年 , 他正式创立莆田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随着交通项目的熟练运作 , 成为当地交通工程领头羊的欧宗洪开始介入房地产开发行业 , 创立了莆田市交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作为家中幼子 , 此时二十出头的欧宗洪已经独自带领公司实现一年盈利千万 。
2003年 , 历尽商场13年风雨的欧宗洪 , 又以福州为起点 , 大举进军福州房地产市场 , 创办“融信” 。
从11个人的小团队起步 , 经过金融危机 , 险些破产 , 但挫折让欧宗洪越战越猛 。 2013年 , 熬过低谷期的融信集团正式进军上海房地产市场 。
2016年 , 融信中国成功在香港上市 。 同年 , 无名小辈“融信中国”击败保利、万科等头部房企 , 以110亿元拿下上海中兴社区土地 , 刷新历史拿地单价 , 成为当年的“超级地王” , 一战成名 。
此后 , 融信并未停止“买买买”的脚步 , 从福州到上海 , 高调拿地、收割地王 , 比起利润 , 此时的融信更看重规模 。
在欧宗洪的带领下 , 融信很快就通过强扩张、高周转、高负债 , 实现规模化 。 2018年 , 融信销售额飙升至1219亿元 , 晋级千亿俱乐部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 , 融信集团共布局52个城市 , 总土储达约2871万平方米 , 位居中国房企21强 。 2020年全年集团合约销售额达到1551.73亿元 , 创始人欧宗洪身价达105亿元 。
推荐阅读
- 约瑟夫·拜登 非要跟中国较量?美国疯狂印钞6万亿,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中国人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言论引争议
- 诚实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为何返回后就没露面?原来一直在背后作奉献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研制 好消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进步,有望彻底打破西方垄断
- 中国经济网 航天工程董事长唐国宏辞职 姜从斌接棒
- 中国网 【探秘延安红街之二】藏在延安红街里的八个故事
- 歌手 《中国好声音》改版变《歌手》,诸多知名歌手以选手身份亮相加盟
- 反响 喜讯传来!中国航天再次创下“世界第一”,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