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 吉林:科技让老工业基地获“新生”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十三五|吉林:科技让老工业基地获“新生”】25颗
2015年,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6年来,历经11次发射,已有20余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吉林一号”卫星数量增至25颗,成为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中国一汽研发的零污染氢能发动机、巡天遨游的“吉林一号”卫星、奔驰在祖国大地上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吉字号”农作物……这些来自吉林的创新成果一次次惊艳世人,也见证了这个老工业基地正昂首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十三五”以来,吉林省科技创新工作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不断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谋划,优质科技资源定向集聚效应持续显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日趋紧密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前身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车长客实现了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
100年前,京张铁路打破国人不能自行设计和建造铁路的断言;100年后,京张高铁“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以其“安全、可靠、绿色、智能、高颜值”的特点,塑造了中国高铁新形象。
2015年,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多项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
6年来,历经11次发射,已有20余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吉林一号”卫星数量增至25颗,成为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成绩的背后,是科研工作者攻克了基于先进光学载荷的卫星设计技术,大口径轻量化空间载荷制造及装调技术,高机动、高精度卫星三轴姿态跟踪控制技术,高速、高信噪比、低功耗成像电子学技术,高动态成像仿真与验证技术,轨道优化设计与仿真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拉开了我国商业航天大幕。
“十三五”以来,吉林省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三个五”战略、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近年来,全省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日益深化,科技创新氛围明显改善,科技创新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稳步提升,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日趋紧密。
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显示,吉林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69.48%,位居全国第十二位;科技人力资源指数为71.71%,位居全国第十五位;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为61.48%,位居全国第十三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数为90.01%,位居全国第三位。
吉林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吉林省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载体链条、引导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要素定向集聚,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科技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为吉林全面、全方位振兴做出贡献。
保护黑土地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粮食安全
吉林地处北纬45°,与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得益于肥沃的黑土地以及勤劳的人民,吉林省玉米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粮率均居全国首位。然而,多年的农业生产、开发,使得黑土地面临退化风险。
目前,东北黑土地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4和1/3,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保护好黑土地,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粮食安全,刻不容缓。
然而,东北黑土区气候环境差,风蚀水蚀严重,保护压力极大。2007年,王贵满、张旭东、关义新等一批科研人员投身于黑土地保护事业,经过多年摸索、积累,探索出最适宜东北黑土地的保护措施——秸秆覆盖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模式,也就是后来蜚声全国的梨树模式。
4月末、5月初,正是吉林大地的春耕时节。在四平市梨树县泉眼沟村,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脚踩着黑土地,兴奋地向采访人员介绍:“看看这地,踩在地上跟踩在棉花上一样!”在他看来,保护性耕作技术让黑土地肥了、有劲了,不但产量高,成本投入还低。
不仅如此,在梨树县高家村,科研人员经过连续15年的监测发现,秸秆覆盖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模式使得15年来黑土土壤养分库容增加了10%—20%,养分利用率提高了10%—1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