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变少,是卵巢早衰吗?
较真要点:绝大多数月经量变少并不是卵巢早衰引起的 , 月经变少一般与怀孕、体重变化、精神压力、使用避孕药、年龄增长、部分疾病等因素有关 。
“最近月经越来越少 , 该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吧?”
月经量变少 , 是一个让不少女生感到很焦虑的问题 , 因为它好像总是和衰老、卵巢早衰等划上等号 , 那么 , 事实又真的如此吗?
首先要说清楚的是 , 很多女生的月经量 , 其实并不“少” 。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1~35天 , 整个经期的月经量在20~60ml就算正常 , 如果超过80ml就是月经过多 , 少于5ml才称作月经过少[1] 。
5ml什么概念呢 , 大概就是完全不需要使用卫生巾 , 整个经期只更换少量护垫就可以了 。
本文插图
(少于一片卫生巾接近湿透 , 甚至经期缩短不足2天)
如果平常身体健康 , 在除外其他疾病的情况下没有因为月经失血而引发贫血(血红蛋白<110g/L) , 基本可以认定是正常的经量 。
大多数人每个月的月经量只有少许的差异 , 但也有些女性偶尔会感到月经量比以往明显减少 , 那么 , 这又和卵巢功能有关吗?
事实上 , 绝大多数月经量变少并不是卵巢早衰引起的 , 而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Verywell / Brianna Gilmartin)
1)怀孕相关
有的“月经量少”并不是月经 , 而是异常的子宫出血 , 比如有些女性在怀孕时会出现“着床出血” , 一般表现为点滴状出血 。 另外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等 , 都可能出现少量的出血 , 容易被误认为是“经量减少” 。
本文插图
因此有性生活的女性 , 无论是否采取避孕措施 , 只要出现月经明显减少或点滴出血的情况 , 一定要先排除怀孕相关的因素 , 及时进行验孕 。
2)年龄
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一般在40岁左右逐渐减退[2] , 最终在50岁左右过渡到卵巢功能耗竭、月经永久停止 。
在绝经的过渡时期 , 由于下丘脑-垂体功能也逐渐退化 , 内分泌代谢会出现波动 , 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经期时间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等 。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Alila Medical Media)
这种经量减少是符合正常生理规律的 , 并不是“卵巢早衰” , 也不意味着过早的衰老[3] 。
至于临床上的“卵巢早衰” , 指的是40岁之前出现闭经或月经稀发至少4个月(还需要结合血清学检查和其它症状) , 它的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是1%[4] 。
但中年女性突然出现月经不规则、经量减少等状况 , 建议还是及时就医 , 因为“卵巢早衰虽然发病率较低 , 可是延迟诊断率高 , 容易耽误治疗 , 而且自己也很难分辨更年期和“卵巢早衰” 。
本文插图
【月经变少,是卵巢早衰吗?】3)体重和饮食
脂肪细胞具有合成雌激素的作用 , 因此女性需要维持一定的体脂来保证雌激素的正常分泌 。
过度运动 , 暴力减肥或过度节食 , 比如不吃晚饭、不吃碳水化合物等导致体重体脂下降过快 , 或是暴饮暴食体重增长过快 , 也会因体脂的升高导致内分泌调节异常而出现月经减少 。
本文插图
4)精神压力
压力和疲劳也会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造成影响 , 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运行 。
5)使用避孕药或宫内节育器
口服短效避孕药、使用含雌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 , 可以控制体内雌、孕激素等的释放和调节 , 抑制排卵 , 从而出现月经减少 。 这通常是可逆的 , 停止使用后即可恢复 , 不必太在意 。
本文插图
(排卵与月经周期示意图)
6)医源性操作(人工流产、宫颈锥切等)
人流刮宫过度、产后刮宫导致的宫腔粘连 , 宫颈锥切手术后并发的宫颈粘连 , 会导致经血不能顺利排出 , 出现经量减少或闭经 , 往往会有经期腹痛的现象 。
推荐阅读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高血压能喝普洱茶吗
- 遗精过多有药膳治疗
- 血脂高需要吃什么才好?
- 洗脸水加盐的做法
- 左手食指痛是怎么回事
- 巧用生姜能治10种病!出乎意料
- 长痘痘可以吃鱼吗
- 糖尿病人能吃菱角吗
- 高血压的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