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种植效益好
本文插图
又到一年麦收时 。
看着金灿灿的新麦子 , 山东临沂市郯城县金丰公社农业合作有限公司经理徐勤波高兴地说:“今年用上抗倒伏的良种 , 机械化程度更高了 , 栽培技术更科学了 , 良种加上种植模式的优化 , 让庄户人种地不用再看‘老天爷’的脸色 。 今年小麦亩产在1100斤出头 , 丰产丰收是‘把里攥’的 。 ”徐勤波告诉采访人员 , 按照一季麦、一季水稻亩均增产150斤计算 , 除去各种开支 , 他从当地农民手中流转的2万多亩土地 , 亩均可增收100元左右 。 “要想种粮食赚钱 , 就得走大规模集约种植的路子 。 ”徐勤波说 。
近年来 , 被称为“鲁南粮仓”的郯城县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 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多种模式 , 让土地向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等集中 , 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 。 “土地集中的好处在于可对粮田实现统一有效的管理 , 可以统一完成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建设 , 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 ”郯城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晓弟介绍 , 郯城县有10万余亩土地实现了集约化生产、销售 , 占全部耕地的20%左右 , 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 土地集中程度提高 , 使得全县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 , 特别是在推广粮食良种、应用配套技术、严格田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 今年全县68万亩小麦单产达514.4公斤 , 产量比去年明显增加 , 夏粮生产将迎来十七连丰 。
近年来 , 山东扛牢农业大省责任 , 实施规模化经营与社会化服务“双轮驱动” 。 “去年村两委牵头 , 把2000亩小麦托管给了金丰公社 。 当时对于他们 ‘五五分成、保底八百’的承诺 , 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 , 现在放心了 。 ”在菏泽市成武县伯乐镇玉皇庙村 , 村党支部书记郭庆起听到每亩达50万麦穗的测产结果时喜出望外 。
郭庆起说的金丰公社是全国知名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 , 在山东已成立县社83家、乡镇服务中心或村级服务站4900家 。 今年 , 金丰公社在山东提供托管服务的面积约500万亩 。 据统计 , 山东以金丰公社、供销社、农机类合作社等为代表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已达8000家 , 能够为5000万亩土地提供关键环节服务 。
【集约种植效益好】根据农情调度 , 预计今年山东小麦总产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 截至6月12日 , 山东省已收获小麦2795.9万亩 , 占应收面积的46.7% , 已近五成 。 目前鲁西南部分市县小麦收购已经开始 , 市场价格稳中有涨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