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肿瘤黑幕医生张煜“忍无可忍再发声”:请求公开辩论!( 二 )
上海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B:我看了他(陆巍医生)用药和疗法情况 , 他的这个方案 , 说实话 , 上海的外科医生要挣那几个钱做什么?人家能看得上吗?人家出去开台手术不比这挣得多吗?
应不应该接受这样的药物治疗、到底有效性是什么样、对这个病人有没有用?大家一起来讨论 , 事情本应该基本停留在这个层面 。 这本是个学术讨论 , 但问题到了社会上 , 就变成了道德层面的考核、医疗体制的考核 , 这是比较危险的 。
黑龙江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C:我觉得这个医生(张煜)可能有些角度上有些偏激 , 绝大多数都患医生都是从患者角度出发 , 都是为了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 , 甚至延长他的生存 。
北京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D:陆医生在治疗患者的时候 , 我相信他肯定是有一些依据和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的 。 我更希望是知道他在对待这个问题的时候 , 是如何去思考 , 他跟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是怎么样 。
有些情况 , 可能只有当事人才会更清楚一些 。 现在媒体的发酵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个医生 , 包括他日常的一些工作 , 包括他周围的环境 , 大家对他的一些看法 , 很容易会毁掉一个医生 。
我觉得医患本身的利益是一致的 , 都是为了患者健康 。 媒体或者其他各方面别有用心之人借机去攻击医生 , 会加深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 , 最终受害的其实还是患者 。
本文插图
超指南治疗需要严格执行知情同意
广东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E:即使完全按标准来 , 也不能确保一定成功 , 比如外科肝切除 , 允许有3%的死亡率 。 医学就跟路上开车一样 , 事故率是有的 , 小心驾驶、按照规章行事也会有问题的 。 所以要和患者及其家属非常客观地去沟通“事故率”的问题 , 包括使用指南以外的方法的时候 。
在临床当中 , 作为医生 , 我觉得有时候也很难 , 因为病人和家属的态度是会变化的 , 开始沟通的时候 , 他们也许抱着生的欲望 , 或者其他医院都不接收了 , 他们把宝全部押在你这个地方 , 最后没有达到期望值 。
其实我觉得任何一个医生也不可能比全国的医生就高明了 , 沟通的时候还是要留有余地 , 因为医学不可预知的因素很多 。 比如给你做一台手术 , 我觉得这个很好 , 抗癌管家-康爱管家 , 我们一起抗癌 , 治愈癌症不是梦 。 然后现实中并发症来了 , 突然病人就没了 , 这种情况是不可预知的 。 现在医患之间存在一种商品属性 , 病人觉得我花这么多钱 , 你就要给我这么多回馈 , 这是他们的想法 , 现实中很难做到 。
北京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A:无论是用药、包括检测、细胞治疗 , 有些方面国家没有建立规范 , 但是很多的临床研究报道 , 其实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 你完全按照指南 , 你就切断了可能起作用的方法 。 对一个晚期已经经过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 , 能不能进行尝试?无论有效率如何 , 也有可能在个体上是有作用的 。 我觉得反正是不能一棍子打倒 。
张煜医生的意思是好像陆巍医生有违普遍的治疗共识或者规范指南 。 但是我觉得怎么说 , 临床真实世界当中 , 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可以按照指南推荐去做的 , 会有个体化处理的方面 。 假如说你完全按照指南的话 , 很多患者可能在身体状况很好、还有治疗机会的时候你就得停下来了 , 岂不是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一个特别绝望的事情?
还是要从比较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医生和患者 , 因为大多数我们的本质的出发点还是为了患者要好 , 假如说你把本质的一个东西给切断了以后 , 哪个大夫又敢真心实意地去给你制定一个治疗方案 , 患者又从中会得到什么呢?
北京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D:患者家属本身就有知情权 , 应该提供相关的一些信息 , 让他们对这些可以选择的治疗措施 , 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 。 但很多时候可能患者跟医生的理解会有一些偏差 , 很多患者可能要的是明确的更好的方案 , 但在临床上不同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 大夫很难告诉你 , 是不是哪一个更加有效 。
天津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F:(知情同意的问题)很不好解决 , 说实话在临床实践中病人也不知道那些规定 , 医生还是被动的 , 你能给他讲 , 你看国家有这个法规 , 你就这样用 , 那在临床中真的很好笑了 , 咱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给他讲这些 。
推荐阅读
- 甲状腺肿瘤吃什么好
- 肿瘤的饮食疗法有哪些呢
- 化疗后食欲不好怎么办呢?
- 肿瘤吃什么食物好呢
- 放化疗后没食欲怎么办
- 肿瘤患者饮食营养之宜忌有什么
- 恶性肿瘤患者的饮食 饮食调理很关键
- 淋巴肿瘤吃什么好呢
- 肿瘤患者吃什么水果好呢
- 淋巴肿瘤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