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美丽城镇建成区建成景区镇,样板城镇建成3A级以上景区镇。
推动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剧院等公共文化场馆进行景区化改造,积极打造一批4A级以上文博场馆类景区。
12.保障特殊群体权益。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文化场馆要加强卫生间、进出口、重要通道、电梯等关键节点的人性化改造,加强符合标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配备适应老年人、残障人士、母婴、少年儿童需要的方便安全的辅具设备,旅游场所的无障碍设施、母婴设施、适老化设施覆盖率达100%,推动第三卫生间改造。
(四)服务更“精心”
文章插图
13.提升服务专业技能。着力提高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文化场馆服务人员技能,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开展服务人员专业化培训,推广“一片洁净待宾客、一张笑脸迎宾客、一杯清茶敬宾客、一则故事暖宾客、一桌好菜宴宾客、一份安心慰宾客、一份好礼赠宾客、一个挥手送宾客”的“八个一”模式,推动服务人员的语言表达、服务态度、业务素质等全方位提升。
14.推广“衢州有礼”服务。在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文化场馆开展“衢州有礼”专项行动,推广衢州有礼“八个一”。
加强特色化、个性化服务,推动各管理主体设立“优胜劣汰”制度,培育一批大众喜爱、热心热情的优秀旅游服务人员。
规范旅游景区质量跟踪、旅游投诉处理、游客回访等机制,实现投诉率逐年下降,满意率达95%以上。
15.提高讲解服务水准。加快提升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文化场馆讲解员服务水准。发布衢州市讲解员服务规范,推动讲解员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办全市旅游讲解员培训班,每年培训各类讲解员500人次,每年推出10位“衢州有礼”金牌讲解员。
(五)运营更“精细”
文章插图
16.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开展智慧景区创建,加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文化场馆旅游接待能力最大承载量测算,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现“预约、限流、错峰”全覆盖,持续推进长三角社保卡“一卡通”在A级景区的应用。
推出电子游览地图和电子导航,加强交通大数据与旅游出行数据的共享与整合,在旅游场所新建一批数字信息终端设备,实现旅游场所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人流预警等功能全覆盖。
17.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旅游景区、景区镇、景区村专业化、连锁化运营,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专业团队,组建“旅游运营智库”,培育5个景区专业运营团队。
提升景区镇、景区村运营水平,打造5个专业强、服务优的乡村旅游运营团队。打造民宿集聚村运营团队若干个。
18.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和高等学校旅游学科作用,加快各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实施专业培训计划,提高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镇、景区村、酒店、民宿等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每年安排各类高质量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培育“乡村旅游带头人”100位。
307个单位
被列为示范点
↓↓↓
2021年衢州市“微改造、精提升”试点、示范点名单
文章插图
注:打★为试点
等你来赴一个五年之约~
编辑:王颖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