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综艺“男四号”现象研究( 二 )
与被摇滚伤透了心,号称即日起自废摇滚功能、做个快乐喜剧人的劳模大张伟不同,男四号们忙着出演综艺的同时,倒也没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沙溢靠《小欢喜》中的“英子爸爸”很是被群众讨论过一阵“乔卫东究竟是不是合格父亲”;贾乃亮这几年演了不少正剧,平均每年有1-2部新作品;陈建斌去年和李一桐大搞“老少配”虽然被群众嘲得够呛,但另一部男人戏《三叉戟》在文青大本营豆瓣拿下了7.6的评分;歌手转型做演员,和老婆刘诗诗经营“夫妻店”的吴奇隆,相对作品较少,但也在去年与林更新、吴谨言合作了一部名为《我的砍价女王》的都市剧。
文章插图
综艺演戏两手抓,也决定了男四号们在综艺中的表现只能走四平八稳路线。
综艺形象太突出,本身就会伤害演员形象,孙红雷、邓超就是现成的例子。更不用说,几乎每一个在综艺上大放异彩的综艺劳模,都曾面临被质疑,甚至出现大规模负面新闻的至暗时刻。纵横综艺几十年的何炅何老师,人称“综艺端水大师”,此前都翻了车,如今总感觉整个人的状态都疲惫了不少。
男四号们的表现虽然不具备话题性,但也不会因为出位言论为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以中年男星为主的男四号们,免不了会在节目上展现出因代际差距造成的沟通鸿沟,但这种代际冲突并不深入,虽然没有话题延展性,但也不太招人烦。
文章插图
除代际差外,中年男星在节目上的另一个特质就是铁直男、爹味。这点在陈建斌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如不解风情、与老婆产生分歧装聋作哑等等。有意思的是,在男女对立如此激烈的当下,陈建斌的种种直男发言却没被网友做成“大字报”予以批判。这也与他在节目中的直男行为多点到为止,不至于真的犯众怒有关。
市场需要男四号
综艺咖决定节目的精彩程度,流量明星提供了粉丝流量和卖力吆喝,这就显得这群成名已久、且在年轻群体中缺乏认知度的男四号们有些鸡肋。“这不就是公司里啥也不干等着摘桃子的人嘛”,有网友代入日常工作场景后,表示拳头立刻发硬。实际上,存在即合理,综艺还真少不了这些男四号们。
文章插图
一位PD告诉硬糖君,别看男四号们在人民群众心中存在感不高,但制作团队对他们却相当青睐。
艺人出演综艺的酬劳,当然会因咖位不同而不同。综艺咖属于“技术入股”,酬劳不低;流量爱豆的时间就是金钱,请动他们的花费也不少。男四号们,路人认知度高且群众基础好,而且也不需要节目组特意通过剪辑方式“制造”某种人设、为其增加记忆点,简言之就是性价比高。
而且男四号的配合度也高,即使分配到了较为棘手的任务也会认头去做,能够有效推进节目的流程进度。明星嘉宾中总得有这么一两个靠谱的大哥,男四号们能够很好地消化这一角色定位。
文章插图
同时这位PD还透露,作为德高望重的娱乐圈前辈,男四号们的高配合度还能对新人侧面起到震慑作用。部分流量明星往往会“恃粉而骄”,要求节目组更改游戏规则、放水或提出种种要求,“但人家前辈都还没说什么,他们一般也不会要求太过分。”
虽然男四号们造梗能力不如综艺咖们,但面对抛过来的梗倒也不怯场,不至于让包袱摔在地上。加之男四号多为已婚男星,没有偶像包袱,能放得开,偶尔还会激发出不一样的笑果。
“节目组在邀约艺人的时候,当然不是只冲着节目效果或者流量去的。如果请10个嘉宾,每个人都在疯狂输出观点,那就不是真人秀而是娱乐圈辩论赛了。”该PD说,就好像团队作战有分工一样,一档节目的邀约嘉宾,既需要提供看点的综艺咖和引流的爱豆们,也需要默默干活做事的男四号。
文章插图
“网综的主要收视人群是年轻人,包括现在的综艺咖也开始从过去的70后慢慢变成90后甚至95后。但做节目,尤其是需要与路人互动的节目,这些年轻明星的号召力还是不如老牌艺人们。”
因在圈内资历深、人脉广,男四号在节目中往往还充当着黏合剂的角色,尤其在嘉宾出现冲突的时候,就需要男四号们出马弥合双方。一些需要与素人进行深度互动的综艺,也少不了借势男四号们的路人缘,完成星素合作任务。
推荐阅读
- 原创街舞《黄河》舞动“湾区春晚”
- 比陈小春更“怕”老婆的,不是杜江,也不是邓超,是这位硬汉
- 张淇在《朋友请听好》第二季重回“主播”台,流程娴熟
- 玩很大!实景还原凶案吓坏关晓彤,难怪陈赫看好这档综艺
- “非诚勿扰”火了11年被曝全是托?你知道这些女嘉宾都从哪来吗
- 朴宝剑考取理发师资格证,网友呼吁罗PD出《朴宝剑的理发店》综艺
- 虎年春晚“青岛元素”:任嘉伦、宋茜登台,中生代明星成“熟脸”
- 《只此青绿》春晚节目刷屏,其中竟有仙游元素……
- 肖战也太“抢手”了,两场舞台表演备受期待,三大平台花样官宣
- 央视春晚,“海牛Ⅱ号”首席科学家万步炎和航天员刘伯明聊了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