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生活|《扑通扑通的心》:赋予年轻人敢爱的勇气和爱的能力( 二 )


感情生活|《扑通扑通的心》:赋予年轻人敢爱的勇气和爱的能力
文章插图

虽然节目中的故事是由演员演绎的虚构剧情,但都是节目组经过前期调研,根据个人真实社交事件集中改编而来,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
毕业在即,要不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向心仪的人开口?在地铁上遇到一个合眼缘的人,该不该上前要微信?自己害羞内敛,但是身边有个闺蜜帮你助攻……这些故事都能在你我生活中找到痕迹。
感情生活|《扑通扑通的心》:赋予年轻人敢爱的勇气和爱的能力
文章插图

《扑通扑通的心》单期在同一个主题下将差异化故事集中展现,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能够引发不同群体的情感投射和共鸣。而邂逅其实代表着更广义的初次见面,节目借助包裹着甜蜜内核的情景短剧输出与陌生人破冰的正确方式,让观众感受到嗑糖乐趣的同时,收获到实用的社交技巧。
打破理论与现实壁垒,
输出正向社交价值观
给观众带来高甜的嗑糖体验,只是《扑通扑通的心》目标的一部分。节目更旨在输出正向价值,帮助年轻人纠正社交过程中意识不到的错误行为。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并非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情景短剧、现场情景再现、嘉宾交流等多样化方式,将所要传递的正能量观暗藏其中。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自己意识不到的错误行为,甚至会因为男女观念的差异出现在对方雷区蹦迪的情况。在情景短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正面案例,也有值得警示的反面教材。
感情生活|《扑通扑通的心》:赋予年轻人敢爱的勇气和爱的能力
文章插图

比如在第一个故事里,就楚景提议给女生整理披肩这一细节,演播室女嘉宾没有太大反应,男嘉宾则一直认为是没有掌握好分寸感的行为。第四个故事中,男主角程一百假装成女生从而要到女角微信,在程潇看来是无法接受的事。
感情生活|《扑通扑通的心》:赋予年轻人敢爱的勇气和爱的能力
文章插图

吴冠军教授认为,因地、因时、因事制宜非常重要,如果觉得对方的举止得当可以对其释放出充足的信号,一旦产生了私人空间被入侵后的不适则一定要向对方提出。
感情生活|《扑通扑通的心》:赋予年轻人敢爱的勇气和爱的能力
文章插图

纵观四个短片可以发现,第一、四个故事是从男生视角出发,二、三两个故事则是女生对男生的追求,这也是节目所要传递的价值观之一。东方的传统观念会认为女性在情感关系中不应该过于主动,而现代社会人人平等,勇敢追爱是不分性别的权利。
除了借助短片引发观众共鸣,节目还通过嘉宾现场情景再现的方式,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比如面对在电梯里偶遇理想型如何快速要到联系方式的考题,齐思钧给出了简单直接的方式,借打电话将自己的心思说给袁咏琳听,获得了高度好评。
感情生活|《扑通扑通的心》:赋予年轻人敢爱的勇气和爱的能力
文章插图

更难能可贵的是,节目在鼓励年轻人勇敢追爱的同时,也多次给出风险提示,帮助年轻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比如吴冠军教授表示在陌生人风险社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不要随便留联系方式。在陌生人“拼车”玩密室逃脱的情况越发普遍的情况下,齐思钧提醒女生要小心故意进行肢体接触的“密室色狼”。
感情生活|《扑通扑通的心》:赋予年轻人敢爱的勇气和爱的能力
文章插图

凭借对当代青年社交生态和情感需求的洞察,《扑通扑通的心》首期节目就输出了#恋爱中你在乎对方颜值吗##如何看待男女社交界限感#等话题。嘉宾从自身经验出发进行观点碰撞和思维发散,进而引发网友的新一轮集中讨论。比如在程潇不看重对另一半颜值的观点下方,网友也纷纷表示“喜欢志同道合的人”“灵魂是前提,颜值是锦上添花”“有趣的人会比较吸引我”。经过社交平台的二次传播发酵,节目输出的正向价值观会更加深入人心。
结语
恋爱交友是近年来综艺创作的热门题材之一,以往的恋综大多把重点放在了偶像剧般的剧情打造上,以“发糖”来获得观众青睐。而《扑通扑通的心》注意到年轻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恋爱认知不充分、社交价值观不健全之间的矛盾,将恋爱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研究。节目鼓励正向积极的感情交往,旨在帮助年轻人提升对创造美好感情生活的信心,进而为社会和谐发展助力。
—TH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