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营|我们因何需要音乐综艺?

音乐综艺的存在可以打破歌手难以出圈的窘境,遥想起以前如火如荼的《好声音》、万人空巷的《我是歌手》、将选择留给大众的《超级女声》、《我爱记歌词》等等。展示了音乐综艺的百花齐放。
自六月以来,新的音乐综艺一直尚未上线。无数听众作为资深乐迷,对音综可谓翘首以盼。不过,恰逢此时一档即将上线的《最美中轴线》释出消息,观众们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此。
这档节目究竟能扛起热度与质量的大旗么?音综符合观众胃口又需要哪些条件?关于音乐综艺,随着多元的市场也发生了变化,而这些显现出来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度思考。
创造营|我们因何需要音乐综艺?
文章插图

01
综艺独特性吸睛法宝
近日,关于《最美中轴线》的路透多了起来,视频动图接连爆出。其实,早在五月底就有消息在传,北京卫视将要做一档全新音综。
音乐综艺的看点在于导师与选手,而这一档音乐节目在爆出拟邀嘉宾时,观众们就无不十分期待。特别是看到许嵩、李荣浩、梁博、彩虹合唱团的名字时,甚至可以幻想出他们精美绝伦的演绎。
在这些拟邀阵容中,不乏实力创作人、热门歌手、乐坛新生才俊,他们的加盟也为综艺带来了一波流量。而多组艺人所带来的粉丝聚集效应,使得节目的受众群有所保障。
唱的音乐有人听,无论是大牌艺人还是小众歌手,都能通过综艺在短时间内获得流量曝光,也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并且在音乐性上涵盖了流行、独立、古风、R&B;等多种风格,可预见节目的丰富多彩。
值得一提的是,据说这是一档户外音乐综艺,每期都会邀请3位音乐人,他们会和1位音乐参事组成“中轴拾音团”。
并且,这个音乐小队每期都会去到一个遗产点,如古护城河、永定门、老天桥、正阳门、景山公园等地,进行音乐采风和创作。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发受到人们重视。名胜古迹、民间传统文化,都成了人们不断探寻灵感的源发地。悠悠古迹散发着历史的厚重,而民间传说或是民歌音乐,也是采样的优选。
在形式上别出心裁,将脚步迈向户外,光是从目前透露的内容上看,一场原创音乐盛宴就仿佛近在眼前。为此有人说,“期待这档综艺,可以拯救这一整个夏天的歌荒。”
除了以上的户外、嘉宾阵容、别出心裁的创作形式外,最吸引人的还要加上live。这档节目所有歌曲都是现场表演。而歌手实力如何,从现场live中便能见分晓。
赛制、形式、内容上都有所创新的节目,也让人看到了音乐综艺突破的窗口。
创造营|我们因何需要音乐综艺?
文章插图

02
多样化打破审美疲劳
近年来,音乐综艺表现火爆,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选秀及卫视平台播出。音乐综艺的类型也含盖了国风、电子、嘻哈、摇滚等多种音乐类型,形式丰富多样。垂直领域细分,也冲击了传统单一唱歌的音乐氛围。
《中国好声音》作为十年档的老牌国民综艺,从全民现象级到热度骤减,人们不再仅将目光固定在其上,以至于近些年除了单依纯外便很难说出冠军是谁的窘境。由此可见,再成熟的节目,也抵不过保鲜期。
从《我是歌手》节目的式微后,音乐综艺在各个类型都进行了大胆尝试,有的聚焦在细分领域,如偶像、Hip-Hop、摇滚、电音,有的则更专注于主流乐坛。
但是《中国好声音》与《我是歌手》这样的正统节目,在当时能够激起不小的水花,则源自于以唱功为评判标准,大众得到了优质音乐的洗礼,视听效果升级,看到了乐坛选手的参差。但想比与单纯的人气选秀而言,也泯灭了草根登上电视的机遇。
音乐综艺也需考虑大众参与度。《我爱记歌词》节目核心环节要属“歌词大填空”。如果领唱结束后,选手立刻无缝接歌,观众会没有参与度,最终呈现的是台上人在竞猜。
“歌词大填空”就考虑到这个因素,将关键词以其他不相干的词作为替代,则让观众有了参与度。
细分的垂直领域是小众音乐出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观众的音乐视野拓宽了边界。例如让乐队复苏的《乐队的夏天》、将电音传播的《即刻电音》、把说唱文化带进主流视野的《中国新说唱》《说唱新世代》等等。
创造营|我们因何需要音乐综艺?
文章插图

小众音乐类型的综艺节目给大众安利到了平常很少接触的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打开观众了解音乐风格的新角度。例如说唱也可以有国风,摇滚乐并不全是嘶吼、电音在国内也有无数音乐人在尝试与努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