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专访《隐秘的细节》主创:深入被忽略的细节,做不一样的历史节目
“看一个节目刷新了我的历史观!”、“信息量太大,我要好好消化”、“这个节目改变了我对商朝的看法”……这些弹幕都来自一个叫《隐秘的细节》的节目。
在认真了解节目的内容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档由优酷视频、河南卫视、实力文化联合打造的大型历史场景课《隐秘的细节》,虽定位为历史类节目,但显然与我们熟知的历史节目不同。它完全颠覆了以往大家熟悉的从王朝和帝王线索讲述历史的模式,而是从唯物史观入手重新梳理形成历史兴衰的背后成因,描绘出一幅中华文明演进史的辉煌画卷。
文章插图
当下,越来越多的节目进行通俗化、娱乐化的“转码”,而《隐秘的细节》显然是一个另类。它反其道而行之,深入地形地貌、考古发现、史籍记载等方方面面,将埋藏在史籍中的一个个被后世忽略的“细节”挖掘出来,用当代视角重新发现和解读,使节目拥有了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近日,影视产业观察对话了节目总撰稿兼总导演关正文、优酷人文资深总监王立明、河南卫视总监刘林军,听他们讲述这当节目背后那些“隐秘的细节”。
发掘文物中隐藏的“细节”
让观众换一个角度解读历史
延续了500多年的殷商,在普通观众的认知中是怎样的?可能是《封神榜》中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或者是纣王与妲己之间的爱恨情仇。
在接到优酷视频、河南卫视的邀约,要打造一档“历史文博类节目”时,《隐秘的细节》主创团队搞了一个关于对殷商知识认知的小调查,关正文收到的答案就是这样的。而这样的答案让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很多历史小说里的祖先,尤其是精英人群,都显得特别低智,这样的描述是不尊重历史的。”
文章插图
因此,节目放弃了最初“用高清文物的扫描技术,对文物实体进行扫描,放大文物当中的细节来还原历史”的创意,选择聚焦殷商时代,用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历史细节串联宏大景观,从文明演进史入手,去展现祖先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从迁徙时代进入定居时代、从城邦时代进入王朝时代的壮丽过程,为解读殷商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谈到节目的出发点时关正文表示,节目创新采用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历史,并不是为了对比其他同类节目“做出差别”,更多是因为“今天的人去学习历史,王朝宗室的更迭带来的可借鉴的认知和经验太少了,我们没有必要每个人都去学怎么当皇上,我们从历史中学习和感知的东西,应该跟我们的视角是相当的。”
文章插图
而在打开解读历史新视角的同时,节目也在不断探索视听呈现上的突破。节目采用三维技术,进行生动逼真的场景建模,再现了中国先民们几千年前的生活场景和历史故事,让古老的历史变得真实可感。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左图右史”这一学术传统,但过去大多是平面图,所以我们只知道殷商第七次迁都到河南安阳,但安阳与前六个都邑有什么不同,让盘庚不惜武力迁都,我们却不得而知。而通过三维技术,节目搭建了相对立体的地形图,这时候再来看安阳的地形,受到太行山阻隔,黄河水无论如何泛滥都不会流到安阳,这显然是以往的都邑所不具备的条件,也是殷商最终迁都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章插图
“视觉化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过程,我们可以把我们通过史料获得的想象搭建出来。”关正文说道,节目通过大量的三维技术和地理图景还原,引领观众进入历史现场,生动地感受历史脉搏的跳动。
颠覆式的解读视角、新颖的视听呈现,《隐秘的细节》把这堂“历史场景课”讲得别开生面,让观众在节目中看到的不再是已经耳熟能详的帝王将相的故事,而是很多史书上原本有清晰记载但却被后世忽略的细节。
迭代三版脚本、耗时超过两年
只为建立信任感
有网友评价,《隐秘的细节》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类简史》式的历史科普节目。
每一集节目,不同领域顶级学者组成的嘉宾团旁征博引,从盘庚七迁到甲骨文至今仍在使用,从第一次神权之战到三星堆文化的起源,观点新颖,文风严肃,带来非常密集的知识输出。
作为节目总撰稿的关正文稿,在节目筹备的过程中,坦言自己“有点煎熬”,“之前我在《一本好书》《见字如面》等节目里也担任总撰稿,但那个时候我更多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用文化巨匠的作品进行年轻化的改编,来吸引今天的受众。”
推荐阅读
- baby主持北京卫视春晚被吐槽,主持风格像极了谢娜,引网友热议
- 六大卫视春晚各出奇招湖南卫视敷衍了事,东方卫视成最大赢家
- 知名大v玄江南质疑东方卫视!唐嫣没主持人证,还能主持春晚?
- 卫视春晚大比拼,冯巩惊喜现身,杨颖跨界主持,杨钰莹孟庭苇合唱
- 深深期待,期待深深,实力唱将周深加盟浙江卫视《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 四大卫视春晚收视:北京春晚第三,江苏春晚没进前十,浙江台更惨
- 六大卫视春晚收视率对比:北京卫视一骑绝尘,宋小宝成为收视密码
- 六大上星卫视春晚收视率出炉,湖南下降,浙江低迷,冠军实至名归!
- 江苏卫视春节编排出来了,肖战《王牌部队》大年初三开始重播
- 2022江苏卫视春晚品质再升级,致敬一线工作人员,舞台年轻有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