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地方,百年来换了十次“名字”,躲过一场大劫!

导读:在历史上,中国有很多美好的地名,这些地名既是祖先符合当时地域特点起的,也有着深刻的寓意,寄寓着人们对这一地方的愿望 。

中国有一地方,百年来换了十次“名字”,躲过一场大劫!
文章图片
人们对地区的称呼通常选择不做改动,古代怎么叫,近代就怎么叫,不过自古至今地名也有很大的变迁,毕竟中国的封建史有两千多年,统治者心血来潮换个地名也是有的 。
【中国有一地方,百年来换了十次“名字”,躲过一场大劫!】地名关系着地气,地气关系着国运,所以换地名像皇帝号一样是一件大事,要把全国最优秀的风水师、堪舆师集中到一起,再和群臣一起商榷,到底换个什么名字好 。
比如同一地名,秦朝时是广阳郡,三国时是幽州,隋朝时是琢郡,唐朝时是幽州,金燕京,元大都,明朝是顺天府,清朝是顺天府 。

中国有一地方,百年来换了十次“名字”,躲过一场大劫!
文章图片
不过哪个地方也没东北地名更迭频繁,我们知道以前百姓称呼东北三省叫"黑吉辽",这个称呼叫起来很顺口 。

中国有一地方,百年来换了十次“名字”,躲过一场大劫!
文章图片
不过东北对自己的地盘没有署名权,署名权一般都在外国人手里,这点比较令人气愤 。历史上东北有:南满、北满、东满、西满……甚至,曾经被分割成十九个省份之多,名字如此简陋而不上档次,这一切发生在中国国运最衰落的时期 。
"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 。"《周礼》的诗句是"东北"这个地名最早的来源和出处 。
"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这是《山海经》中的句子 。

中国有一地方,百年来换了十次“名字”,躲过一场大劫!
文章图片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随意,三个省份合称东北,统治者敢不敢用点心?
二十世纪以后,世界各国重新洗牌,中国被挤出大国地位,这时候东北似乎承载着中国的运气一样,也频繁更换地名,让运势无法稳定下来 。

中国有一地方,百年来换了十次“名字”,躲过一场大劫!
文章图片
提起"满",大家想到的是"满清",也会想到满洲族,满人 。东北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是他们的老家,也是满人极为重视的地方,不过满清在中原站稳脚跟后,对老家并没多少关注,也没给起个像样的名字,甚至还将很多土地荒芜下来,将人口迁移出去,让东北的一些地方成为鸟不生蛋的荒原 。

中国有一地方,百年来换了十次“名字”,躲过一场大劫!
文章图片
然而精明的俄国最先看出东北的价值,它将熊掌伸向东北,日本也扑向东北,因为他们有侵略中国的严密规划,认为东北是入侵中原的踏板 。两个侵略者在中国地盘打了一架,最后美国干涉,让他们签合约,这个合约让俄国和日本暂时利益均衡,也让东北划分中"南满"和"北满"两个区域 。
"南满"和"北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势力范围,而在这种残酷的争夺中,长春成了两国利益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也变得十分重要,日本曾想将这里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 。

中国有一地方,百年来换了十次“名字”,躲过一场大劫!
文章图片
在这一时期,大连也发展起来,大连关系到各国的出海口,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日俄战争后大连被日本接管,日本将东京的重要会社搬到大连,将大连建设得比较现代化 。
哈尔滨是俄国人建设的,当时俄国战乱,很多俄国人跑到哈尔滨居住,为了方便市民生活,俄国就搞了一系列建设,现在哈尔滨还有很多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他们将这个地方当成自己的家 。

中国有一地方,百年来换了十次“名字”,躲过一场大劫!
文章图片
一九四三年,日本在东北的侵略不仅没减轻,反而深化了,为了让伪满洲国境地带管辖区和省的管辖区一致,日本确立了"东满"和"西满",尤其是设立了"东满总省",以牡丹江为中心 。然而新划分的行政区域和新的"名字",除了带来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并未给中国带来厄运,反而给日本带来不幸 。在日本设置"东满总省"后,日本由于战线过长,陷入战争泥沼 。无论是中国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还是东南亚,日本都力有不逮,十分狼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