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 世界上牛角最大的牛,当地人视为宝物,用牛的NY来洗脸洗澡( 二 )


令人可惜的是 , 在乌干达目前这种长角牛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 人与动物之间竞争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 , 导致长角牛濒临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第一个是1995年 , 乌干达政府推动长角牛选育 , 他们认为本地的长角牛产奶量和产肉量和其他国家的牛比起来差太远了 , 而且过多占用他们的土地 , 于是过度地将长角牛与外地牛种杂交 , 试图培育出高产的牛种来 。 然而 , 这种选育方式若长期持续下去 , 将会导致纯种长角牛的灭绝 。
长角牛和外来品种牛混养
第二个是人口的剧增 。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 特别是非洲人均土地占有率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 , 他们只能不断地加大土地的开发利用能饲养长角牛的地方越来越少 。
于是牧民不得不把长角牛卖掉转而饲养杂交牛 。 据当地政府统计引种牛、杂交牛在2006年占到了17.3%而1997年仅为4.4% 。 随着安科拉长角牛数量的大幅减少与之相关的传统本土知识、育种知识等在逐渐消失 。
长角牛放养
然而 , 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 就是虽然外来品种的牛产奶量和产肉量是比较多 , 但是它们对恶劣环境和气候胁迫的抵抗力差尤其是近些年非洲的气候发生了大的变化 。 外地牛、杂交牛的生长优势只有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才能体现出来 , 到了非洲到头来结果反而还不如本地牛 。
且与本地牛相比因为外地牛一般是在人工喂养的情况下进食 , 而且很多草场都是人工种植的 , 啃食起来比较方便 , 但是在非洲 , 外来牛在吃草过程中更容易被灌木和野草戳到眼睛;天气不好的时候更容易生病;例如2010年8月到2011年3月期间、2011年底乌干达先后发生了持续干旱和洪水其间许多引进的弗里西亚牛、杂交牛都死了而本地的安科拉长角牛却存活下来了 。
外来牛和杂交牛牛的饲喂过程中为了防止生病 , 保持健康牧民还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 。 这让这些牛的品质越来越差 , 这些因素使得外来牛的管理成本比本地高很多且破坏了当地很多原始的树木和灌木 。
相比之下饲养本地长角牛放牧方式是可持续的不仅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而且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特别是植被的保护有助于减少火灾、干旱和洪水的发生 。 近期的研究发现安科拉长角牛产的奶和肉更健康、营养价值更高 。 从长远来看牛的外来品种不仅难以改善牧民的生计状况而且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
长角牛雕塑
结语
虽然 ,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 但是挑战依然存在 , 除了现代农业的影响外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迫使牧民离开他们的土地改变传统生计方式 。 外来的投资者、国家公园和石油公司等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巴赫马民族的生活受到了影响适宜安科拉长角牛生长的区域不断缩小 。 如果再不被加以保护 , 也许将来这种人饲养的牛种也会消失在世人的眼前 ,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
世界上最大的山羊长什么样子?两只“电钻”大角 , 只为爱情而战
山羊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家畜之一 ,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山羊是有角的 , 根据种类不同这些羊角的形状和长度也会各不相同 。 那你知道世界上个头最大、羊角最长的山羊长什么样子吗 , 一起来看一下吧 。
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麓生活着一种十分特别的山羊 , 它们体型巨大就像一只小毛驴 , 特别是它们头上那对螺旋状盘绞的巨大尖角如同“电钻” , 让它们看上去非常具有神兽气质 。 它就是捻角山羊 。
捻角山羊攀岩能力很强 , 可以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上 , 靠取食稀疏的雪山植被来生存 。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这种山羊只有在阳光不太明亮才会变得活跃 , 它们一般不会在正午前后进食而是躲在岩石间靠自己的体毛的颜色来隐藏身形 。
这种山羊无论公母都是有角的 。 母羊的角并不比普通山羊角长多少 , 大约只有二十公分左右 。 而公羊的大角却最多有超过一米半长 , 重量可以超过山羊体重的三分之一 。 这对角看上去是件战力十足的武器 , 但实际上却很少有机会用来对抗敌人 。
雄性捻角山羊十分好斗 , 每到进入交配时节它们就会为了争抢母山羊而大打出手 。 因为它们生活在海拔极高的山区 , 所以它们的战场经常是在悬崖峭壁边 。 战斗时会发出很响的撞击声 , 常常会把附近游荡的雪豹吸引来 , 那是山羊们最大的天敌 。 它们会悄悄隐在附近 , 直到战斗双方两败俱伤、筋疲力尽时才会发起突然袭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