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 AI价值共创:从FAST到FASTER( 三 )


故宫之后 , 敦煌莫高窟、秦陵等文博类景区等相应有类似项目落地 , 腾讯均有主导参与 。
资料显示 , 腾讯云大数据平台的算力弹性资源池达500万核 , 每日分析任务数在1500万 , 每日实时计算次数超过40万亿次 , 每日接入数据条数超过35万亿条 , 训练数据维度达1万亿 。

AI融入经济刚刚开始
如今 , 每天我们都可以从新闻媒体中看到AI技术参与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案例 , 小到高新技术行业的零部件 , 大到城市街道治理 , 乃至文娱健康生活 。
云+AI所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 , 能够有效降低劳动成本、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优化产品服务、改变生产生活 , 从而不断驱动数字经济变革 。
自2015年国家产业政策正式提及人工智能以来 , 5年间相关政策就历经4个阶段的发展升级 。
中国硬科技产业变革的开端 , 就是从技术的进化开始的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 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构成不断变化 , 产业智能化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 , 云上中国的面貌也会逐渐清晰 。
去年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提出 , AI是产业互联网的中央处理器 。
毫不夸张地说 , 未来社会发展在“云+AI”的双重组合之下 , 会释放更大活力 。 我们相信 , “融合”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
将企业碎片化的需求融合为标准化服务 , 通过建设AI行业平台的方式来实现AI产业化还远远不够 。
只有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多方面进行融合 , 才能够发挥更多的效能 , 从而为数字经济注入全新动能 , 为产业结构实现全新优化 。
一个好的AI落地项目不仅可以解放双手、提升生产效率 , 还能在安全、文明和和谐等方面产生社会价值 。
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庞大 , 且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 , 所有人都想快速抓住商业化落地的渠道 , 在接下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
以国家电网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为例 , 腾讯协同生态伙伴的力量 , 基于能源AI中台的模型训练和AI应用推理能力工具 , 针对于小金具缺陷检测场景 , 例如绝缘子自爆识别准确率90+% , 均压环缺陷识别准确率90+% , 杆塔缺陷识别准确率90+% , 有鸟巢识别准确率85+% , 螺栓开口销缺失识别准确率75+% 。 无人机拍摄的图片(约2000张) , 从需要人工看10小时减少到仅需半小时 。
能源AI中台提供的移动应用身份核验功能服务了上海电力调度部门数千名员工 。 同时协同国网上海电力探索更多安监、运检、调度等场景的智慧化应用
再譬如跨年龄寻人 , 通过AI技术帮助找回多名走失多年的儿童 。 腾讯推出青少年网络内容保护行动 , 用AI技术过滤不良信息和图像 , 用OCR技术为QQ上面的视障用户提供无障碍读图的技术支持 。
2021年 , 腾讯将“AI助力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论坛主题 。
据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吴运声在大会上介绍 , 今年腾讯推出腾讯云三大AI底层平台:TI ONE、TI Matrix、TI DataTruth , 提供包括算法开发、模型训练、数据标注、数据处理等一系列的开发能力 , 为企业或者个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化、数据化、移动化服务 , 这样的组织让我们的开发变得更为敏捷 , 让个人用户更加轻松应用 , 也更好地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灵活可用的诉求 。
TI ONE为创造AI能力的算法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 , 提供了一套从数据处理、算法开发、模型训练、模型自动调优、到模型在线推理服务 。
目前 , TI ONE已在金融 , 媒体 , 政务 , 工业 , 医疗等诸多行业被客户认可 。
央视频的AI中台就是基于TIONE提供 , 能够支撑600万DAU推荐场景的训练和推理业务 。
其实回顾这几年 , 从BAT三家在云计算与AI上所倡导的理念来看 , 人工智能在融入经济之后 , 还需持续创造社会价值 。
2016年AlphaGo , 促成了最新一次人工智能热潮 , AI开始从消费互联网 , 快速渗透到产业互联网 , 并且朝着更垂直更广阔的领域去落地应用 。 我们会看到 ,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创新 , 它已然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加速器 。
因此无论是探索浩瀚星空还是落地城市服务 , 参与工业制造 , 助力传媒创新 , 当我们说起AI落地的时候 , 谈论的本质还是AI能否真正服务于人 。
【腾讯云|AI价值共创:从FAST到FASTER】AI在什么行业并不重要的 , 重要在于AI为人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