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 听过热爱105℃的你,那有听过105℃的冰吗?


冠状病毒 听过热爱105℃的你,那有听过105℃的冰吗?
文章图片

105度的热水 , 为什么没沸腾反而结冰了?
水加热到100度就会蒸发成为水蒸气 , 是初中就学过的物理知识 , 可在一次实验中把水加热到105度 , 不仅没有沸腾 , 反倒还结冰了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次实验发生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 , 几位科学家预测碳纳米管会排斥水分子 ,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 , 他们往碳纳米管里加入了水 , 然后不断加温 , 结果排不排斥水分子暂且不谈 。
纳米管里的水分子出现了十分奇特的现象 , 当加热到105度时 , 本该蒸发的水分子竟然结成了冰之后 , 随着进一步的升温 , 科学家发现即便到了151度水仍然还在结冰 , 这一现象打破了我们固有的认知 , 它背后隐藏着什么科学原理呢?
科学家解释这是因为碳纳米管的直径改变了水的冰点 , 原本水在100度的时候该变成气态向外蒸发 , 可是碳纳米管的直径太小了 , 一般只有2~20纳米 , 而水分子的直径有0.4纳米 , 也就是说纳米管只有几个水分子大 , 在如此狭窄的环境下 , 水分子没法向外扩散变成水蒸气 。
而水本身又有一种独有的特性 , 正常的物质固态的时候密度最大 , 液态时密度居中 , 气态是密度最小 , 但是水是个例外 , 它处于液态时密度是最大的 , 为一千克每升 , 而处于固态 , 也就是结冰时反而密度变小 , 只有0.9千克每升 , 气态时当然更小 , 所以碳纳米管里的水分子没法蒸发 , 能量无法向外释放 , 只好向内释放结成了冰 , 这样也达到了使体积膨胀的目的 , 只不过程度远远小于转化为气态 。
不过与其说这是结冰 , 说是结晶可能更为贴切 , 我们把水的这种奇特特性称为反常膨胀 , 与大多数物体热胀冷缩的特性不同 , 水是热胀冷也胀 , 这是因为0摄氏度水结成冰时 , 全部分子结合合在一起 , 形成一个巨大的群体 。
在冰的结构中 , 每个水分子都被4个水分子所包围 , 氢氧原子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 而氢键本身与一般分子间作用力不同 , 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 这就导致了冰的结构非常不紧凑 , 内部有很大的空隙 , 所以结冰时水的体积反弹会变大 。
说完了纳米管对水的沸点冰点的影响 , 还有什么别的因素会对水的冰点沸点产生影响吗?在高山上很难煮熟食物是基本的生活常识 , 而这个现象就是因为大气压改变了水的沸点 , 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 , 大气压力比海平面低得多 , 而气压减低 , 水的沸点也会降低 , 所以水虽然开了 , 但温度根本达不到煮熟食物的程度 。 根据科学家测定 , 每降低一个大气压 , 水的沸点就会降低20度 。
除了大气压水中的杂质也会影响水的沸点 。 水中含有溶质以后 , 它的沸点就会升高 。
【冠状病毒|听过热爱105℃的你,那有听过105℃的冰吗?】点个关注 , 带你看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