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早就出现在电影里了



「元宇宙」早就出现在电影里了


文章图片



「元宇宙」早就出现在电影里了


文章图片



「元宇宙」早就出现在电影里了


文章图片



「元宇宙」早就出现在电影里了


文章图片

【「元宇宙」早就出现在电影里了】

「元宇宙」早就出现在电影里了


文章图片



「元宇宙」早就出现在电影里了


文章图片



「元宇宙」早就出现在电影里了


文章图片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斯诺
最后一场雪 , 是因为电影
随着全球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改名Meta之后 , “元宇宙”一词就迅速登上了各大新闻头版头条 , 成为互联网上人人讨论的焦点 。 我们已经太久没有见到一个词汇能有如此煽动性和号召力 , 以至于它所描述的未来还远未实现时 , 依旧能让所有人充满渴望与幻想 。

在这种全民狂热之下 , 也让我们终于有机会了解这个起源于科幻小说里的“古老”词汇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 当虚拟世界全面入侵现实生活 , 那些科幻电影里的种种桥段也变得真实可信起来 , 尽管影视作品没办法单独搭建起真正的“元宇宙” , 但电影里的元宇宙元素却从不缺席 。 今天 , 就让小万从电影电视的角度去解释这个走在商业和理念最前沿的词汇 , 也看看它是如何与光影世界互动的 。
《头号玩家》中的“绿洲”世界
元宇宙是什么?这是最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 。 首先要说明的是 , “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词汇 , 早在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就已经被提及 。 小说通过对人脑的抽丝剥茧 , 打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超元域”(又被称为元宇宙) , 人们凭自己的想象力就可打造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虚拟“第二人生” 。 在这里 , 人用数字化身来生活 , 你可以坐拥无数套豪宅、无数辆跑车、以及数不清的山珍海味 , 毕竟元宇宙是没有资源限制的 。
而这种相对古典的科幻思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受到当代人追捧 。 如今“元宇宙”的忠实拥趸认为 , 未来人类将会打造一个完美的虚拟世界 , 我们可以直接把意识上传到计算机上 , 只要计算机一直运作下去 , 人类就能永生 。 那些在现实中无法做到的事情 , 在虚拟的“元宇宙”世界都完全有可能发生 , 只要敢想 , 整个世界都尽在掌握 。
可以说元宇宙是对未来高科技世界的一种描绘 , 也是对某种虚拟现实的一剂超完美猛药 。 但想要实现这样的“元宇宙”还尚需时日 , 如今的我们不妨在着重刻画虚拟空间的科幻作品里找些相似点 。
上世纪90年代末 , 除了诞生出许多如同《雪崩》一样“描述另一个虚拟世界”的科幻小说之外 , 展现人类置身虚拟世界的影视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爆发 。 《红辣椒》《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等众多科幻片都曾用充满想象力的视听语言 , 呈现当人类踏入到另一个未知世界时的不安与兴奋 。
《贝克街的亡灵》是柯南系列为数不多的科幻题材
相比于传统科幻片描绘的宏大世界观不同 , 这些作品往往探讨的是作为当下世界的“普通人” , 如何在虚拟世界重新领悟生活真谛的故事 。
受制于当年的思维 , 这些作品并没有具体构建属于“元宇宙”的蓝图 , 更多的还是展现两个世界的异同 , 最终落点还是在于人的选择 。
到了最近几年 , 随着游戏文化的登堂入室 , 以《动物森友会》《我的世界》为主打的社交游戏和以《头号玩家》《失控玩家》把游戏作为卖点的电影相继推出 , 元宇宙概念的作品方才真正变得丰富起来 , 也越发贴近现实生活 。
《动物森友会》能够让玩家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小岛 , 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改造它;《头号玩家》为观众描绘了一个能够交互的虚拟世界 , 玩家透过VR进入游戏 , 以完成终极任务;而《失控玩家》则跳脱出“人”的束缚 , 以游戏NPC的身份去思考虚拟世界当中的“真实” 。 可以说正是这些作品的存在 , 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元宇宙”不再是一个概念 , 它本身所散发的魅力已经让我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