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蜥 科普:极危五爪金龙重现云南龙陵,被称为五爪金龙的是什么物种?


巨蜥 科普:极危五爪金龙重现云南龙陵,被称为五爪金龙的是什么物种?
文章图片

巨蜥 科普:极危五爪金龙重现云南龙陵,被称为五爪金龙的是什么物种?
文章图片

巨蜥 科普:极危五爪金龙重现云南龙陵,被称为五爪金龙的是什么物种?
文章图片

巨蜥 科普:极危五爪金龙重现云南龙陵,被称为五爪金龙的是什么物种?
文章图片

之前有报道 , 在云南省龙陵县木城乡干部在巡护途中 , 利用手机拍摄到了一段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影像 , 该生物被他们称之为“大蜥蜴!大蜥蜴!
经过科学家判断 , 结果发现这个“大蜥蜴的物种不是一般的物种 , 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圆鼻巨蜥”也就是俗称的五爪金龙 。
根据照片分析 , 圆鼻巨蜥在照片上大约有1.2米高 。 圆鼻巨蜥 , 头窄而长 , 吻部较长 , 识别性强 , 初看起来就像放大的蟋蟀 。
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 , 它的腹部一般只有两种颜色 , 淡黄色或灰白色 , 还有一些黑色的斑点分散在上面 。
圆鼻巨蜥是巨蜥科、巨蜥属动物 。 体形巨大 , 体全长1482(662+820)毫米 , 体重20-30千克 。 头部窄而长 , 吻部也较长 , 鼻孔近吻端 , 眼睑发达 , 瞳孔圆形;鼓膜裸露;
舌细长 , 先端深分叉;背鳞颗粒状 , 圆形或卵圆形;腹鳞四边形 , 横向成行;尾侧扁如带状 , 尾背鳞片排成两行矮嵴;四肢粗壮 , 指(趾)上具有锐利的爪 。 体背黑褐色杂有淡黄色斑 , 腹面淡黄或灰白色 , 散有少量黑点 。
圆鼻巨蜥栖息于山区的溪流附近或沿海的河口、山塘、水库等地 。 昼夜均外出活动 , 但以清晨和傍晩最为频繁 。 性好斗 , 较凶猛 , 遇到危险常以强有力的尾巴抽打对方 。 善于游泳、爬树 。
捕食鱼类、蛙、蛇、鸟、鼠及昆虫等 。 雌性于6-7月的雨季产卵于岸边洞穴或树洞中 , 每窝产卵15-30枚 。 孵化期为40-60天 , 寿命可达150年 。 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香港 。
圆鼻巨蜥生性好斗 , 凶猛异常 , 遇到危险时 , 常以强有力的尾巴做武器抽打对方 。 在感到情况不妙时 , 圆鼻巨蜥也会有很多方式自救 , 如立刻爬到树上 , 用爪子抓树 , 发出威吓对方的噪音;或者鼓起脖子 , 使身体变得粗壮;
再或者一边吐出长长的舌头 , 一边发出“丝丝”的声音恐吓对方;有时还会把吞吃不久的食物喷射出来引诱对方 , 乘其不备再赶紧逃走 。 但更多的时候 , 是与对方进行搏斗 。
在搏斗之前 , 圆鼻巨蜥会将身体向后 , 面对敌人 , 摆出格斗的架势 , 相持段时间后 , 乘对方的注意力不是那么集中 , 圆鼻巨蜥就会慢慢地靠近对方 , 抬起尾部 , 出其不意地向对方抽打过去 , 使对方惊慌失措 , 落荒而逃 , 甚至因为这一击而丧命 。
不过 , 偶尔在遇到非常强大的对手时 , 圆鼻巨蜥也很会辨别形势 , 迅速地爬到水中躲起来 。
这次的发现 , 也是时隔10多年后 , 圆鼻巨蜥再度在龙陵县罕见“露脸” , 所以算是一次罕见的发现 。
关于圆鼻巨蜥的说法很多 , 在不同地区的叫法不一样 , 而“五爪金龙”也是它的一个称谓 , 还有“巨蜥、四脚蛇、鳞虫、大四脚蛇” , 的说法 。
“五爪金龙”是巨蜥科 , 并非是真的“龙”在 , 只是大家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而已 。
五爪金龙”的寿命相对较长 , 可达150年的寿命 , 该生物生性胆小 , 白天很少活动 。 由于该生物种群减少 , 所以我国也在加大建设圆鼻巨蜥保护区 , 同时还大力鼓励人工饲养繁殖 , 来拯救该物种的数量 。
【巨蜥|科普:极危五爪金龙重现云南龙陵,被称为五爪金龙的是什么物种?】
五爪金龙的出现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 , 圆鼻巨蜥是山水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好坏的重要指示物种之一 , 比其他很多物种对生物的敏感度都很高 , 所以这次该物种的出现 , 意味着五爪金龙在这个地区“扎根”了 ,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龙陵县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成效 。
近些年来 , 我国有很多物种都重新现身 , 这不是偶然的 , 而是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必然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