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蜥 消失107年后,灰腹角雉再次现身,这次出现在西藏,环境变好了吗


巨蜥 消失107年后,灰腹角雉再次现身,这次出现在西藏,环境变好了吗
文章图片

巨蜥 消失107年后,灰腹角雉再次现身,这次出现在西藏,环境变好了吗
文章图片

巨蜥 消失107年后,灰腹角雉再次现身,这次出现在西藏,环境变好了吗
文章图片

巨蜥 消失107年后,灰腹角雉再次现身,这次出现在西藏,环境变好了吗
文章图片

据2021年7月28日的报道 , 有一种十分罕见的野生动物消失了107年后 , 再次现身 , 这次是在西藏被发现的 。 这一种消失100多年后再次出现的物种是灰腹角雉 , 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早在1914年 , 英国鸟类学家贝克根据在西藏达旺地区采集到的标本命名了灰腹角雉藏南亚种 , 不过在后来的这100多年时间内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一个物种仍存在我们国家的西藏东南部自然生境中 。 这次被发现的物种是什么生物?野生动物为什么会消失 , 消失这么多年的物种再次出现 ,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灰腹角雉是什么生物?
灰腹角雉有2个亚种 , 指名亚种的体色较浅 , 上胸红色较宽阔 , 在我国仅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山区;而藏南亚种的体色则相对较深 , 上胸红色较窄 ,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地区 。 它们主要以植物的嫩芽、种子、浆果为食 , 偶尔也会以昆虫、小蛙等动物为食 。
在发情时 , 雌雄性的灰腹角雉有一些不同之处 , 如雄性灰腹角雉的头部一对绿蓝色肉质角会不断充气、膨胀 , 喉下部钻蓝色肉据也会逐渐扩展和膨大起来 , 头部还会不断点头 。 而雌性灰腹角雉则会不断来回走动 , 还会发出“哇、哇”的叫声 。 它们的巢穴建在树枝上 , 主要由树枝和叶子构成 。 当它们受到惊吓后就会快跑或者藏到附近的丛林中 , 很少会飞行 , 因为它们的飞行时间不持久 , 起飞没多久就会掉下来 。

【巨蜥|消失107年后,灰腹角雉再次现身,这次出现在西藏,环境变好了吗】
目前灰腹角雉的2个亚种的数量都已经非常稀少 , 其中指名亚种的数量不到5000只 , 在我们国家是非常罕见的 。 由于此前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这一种动物 , 所以我们对这一种动物的野外情况知之甚少 。

物种消失的原因

地球生存了无数种生物 , 这些生物都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一环 , 并不能完全独立存在 , 这意味着栖息环境出现变化或者食物链出现变化(如捕食者增加或者减少、猎物增加或者减少等) , 都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的数量骤增或者骤减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 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一部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受到了破坏 , 它们的栖息空间也大幅度缩小 , 这会导致很多野生动物因为栖息地被破坏、污染或者食物短缺等原因遭遇到灭顶之灾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有一些野生动物的数量可能会出现骤减 , 有一些野生动物可能直接从地球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 当一些野生动物极其稀少时 , 被我们人类发现的机会大大降低 。 某些物种如果在过去50年时间内没有在野外被肯定地发现 , 那它们就可能会被宣布为“灭绝物种” 。 所以 , 有一些还没完全消失的物种被认为已经“灭绝” ,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 。

消失的物种为什么会再次出现?

前文已经提到野生动物消失的一些原因 , 有一些物种确实是已经在地球上彻底消失了 , 自然是不会再次出现的 , 如恐龙等 。 有一些物种虽然没有被我们人类发现 , 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也已经彻底消失 。 它们可能是区域性灭绝了 , 即在某些地区确实是灭绝了 , 但是在其他地区还存在 , 而且这些野生动物一般都会具备一定的迁徙能力 , 可能会从原本的栖息地转移到此前已经灭绝的地方 。
也有一种可能性是在当地这一种生物其实也还没灭绝 , 只是它们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 再加上有一些生物的栖息地远离我们人类 , 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人类发现的可能性非常低 。 当它们的数量增加 , 或者它们从偏僻的栖息地转移到靠近人类的地区时 , 就可能会被我们人类发现了 。 类似这样消失多年后再次被发现的物种其实很常见 。

此前报道也指出 , 有一只体型巨大的蜥蜴出现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木城乡 , 经过专家鉴定 , 这一种大蜥蜴就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圆鼻巨蜥” 。 这是时隔10多年 , 圆鼻巨蜥再次出现在龙陵 。 据专家介绍 , 圆鼻巨蜥的体型非常庞大 , 成体圆鼻巨蜥的体长可达2米 , 其中尾长大约是体长的1.5倍 , 它们的四肢粗壮、指趾尖锐 , 背部有小黄斑 , 所以也被称为“五爪金龙” 。 这些消失多年的物种不断再次出现 , 或许也说明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确实是变好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