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芳 算盘打出来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究竟有多牛?


王贻芳 算盘打出来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究竟有多牛?
文章图片

王贻芳 算盘打出来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究竟有多牛?

近期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 国人纷纷为神舟十二号、天和核心舱、祝融号火星车和中国航天人感到自豪 。 说起我国宇宙探测计划 , 就不得不提到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东方红一号 , 那么它究竟有多牛?
【王贻芳|算盘打出来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究竟有多牛?】
要求高
众所周知每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 而了解其来历的人屈指可数 。 其实 , 我国航天日来源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日期 , 而它的研制、发射以及影响都不简单 。
上个世纪60年代 , 苏联成功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 , 这颗震惊全世界的卫星重达83.6千克 , 并引起世界各国卫星发射浪潮 。 在第二年美国发射重量仅为十分之一的“椰子”卫星 。
紧随其后 , 我国正式立项由钱学森担任组长的581任务 , 不仅要求卫星能成功发射、准确控制 , 还要求能被老百姓“听得见、看得见” 。 为达要求 , 科学家首先要确定卫星重量、尺寸和轨道高度、倾角等重要参数并计算出一条运行轨道 , 再想办法增大卫星的太阳放射面积 , 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异于“白手起家” 。
环境极其艰苦
当时的中国不仅没有足够多的专业人才 , 硬件条件也不满足 , 就连基础的材质也很匮乏 。 东方红的轨道是科学家用手摇计算机 , 甚至是算盘 , 耗时长达一年之久逐个敲出来的 。 而在发射阶段 , 卫星发射中心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只好由人工看守线路 。
终于 , 耗时12载 , 重达170多公斤的东方红 , 搭载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闪耀”在夜空 , 伴随着一首《东方红》 , 成为一代人的深刻记忆 。
当然所谓看得见 , 是因为科学家特制的观测裙 , 是装在长征一号三级火箭上的巨大反光涂层裙 , 可以放射太阳光 。 而所谓听得见则是东方红播放特设的电磁波段 , 再用收音机收听 , 就能转变成能听得懂的乐曲 。
重要的战略威慑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 , “东方红一号”是一个奇迹 。 它不仅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信 , 更起到战略威慑作用 。 上个世纪60年代是不平凡的时期 , 我国成功独立研制出原子弹、氢弹 ,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 这让世界各国对我国刮目相看 。
更重要的是 , 就在东方红发射成功的第二年 , 中国成功加入联合国 。 虽然东方红一号已经光荣退役 , 但在当时发射那一代卫星里 , 只有它是还在坚持运行 。
对这样一位“老将军” , 不少网友提议就用天和机械臂将它带回祖国 , 或者是尝试在空间站修理 。 但遗憾的是 , 空间站和东方红的轨道高度差异较大 , 要落实这项提议 , 需要巨大的成本 。 但即便是这样 , 相信它也会一直是我国的“守护星” , 静静地期待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