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妈,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教科书式的支招,母子都满意

陈铭|“妈,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教科书式的支招,母子都满意
文章插图
作为一个早已没有权利收压岁钱的老阿姨,我实名羡慕你们过年还能收压岁钱。在如何使用压岁钱这个问题上,小朋友们想法各异——“我想把压岁钱存起来,长大了买手机、平板、电脑,成为大老板。”(有理想,为你点赞)“我的想法和你不同,我准备买一些辣条吃。”(目测是个小吃货)陈铭|“妈,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教科书式的支招,母子都满意
文章插图
从80年代到00年代,日新月异,沧海桑田,可有一件事妈妈们从未改变——在鞭炮齐鸣,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全国的妈妈们整齐划一:“压岁钱给我,妈帮你先存着。”正月初二了,你的压岁钱在谁的口袋里?曾经有没有一个瞬间,你想过和妈妈据理力争,把自己的压岁钱要回来?陈铭|“妈,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教科书式的支招,母子都满意
文章插图
“妈,你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有一位初二男生,他站上《少年说》的勇气台,条理清晰地历数了妈妈一而再,再而三“骗取”他的压岁钱的黑历史。不敢太真实!台下一片哗然!他诉求异常明确:“妈,你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妈,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教科书式的支招,母子都满意
文章插图
台下群情激愤,感同身受。然而等待他们的,是妈妈的灵魂3问:1、压岁钱对你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你觉得你能管了吗?2、平时在家里你要买什么,基本上我都答应你,吃的穿的用的学习的,你说哪个没答应你?你说你要压岁钱干啥?3、我是你的监护人,我当然要替你保管啦!陈铭|“妈,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教科书式的支招,母子都满意
文章插图
竟也感觉很有道理,无法反驳。这就是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孩子试图夺回压岁钱的使用权的名场面,人间真实!那些年,妈妈花式“骗”孩子压岁钱的招数作为80年代的孩子,我们当年的压岁钱基本上是由一元、二元的红包组成的(那时候人民币的最大面额是10元),用一张正方形的红纸包起来,大人会沾一粒米饭在红纸上在轻轻一抹,然后便把红包封了口。陈铭|“妈,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教科书式的支招,母子都满意
文章插图
80年代的妈妈不需要“骗”,至少我的妈妈不需要,她只需要告知——年三十那天兴高采烈地收红包当下,妈妈便会说:“压岁钱压岁钱,当然是用来‘压岁’的,所以,揣在衣兜里藏好了,过完正月十五就可以拿出来交学费了。”即便如此,我也会开开心心地将红包藏在棉衣的口袋里,用针线小心翼翼地将口袋缝合,然后心满意足地再穿在身上,时不时摸一摸鼓鼓的小口袋。真是个好骗实诚的傻孩子啊!一个孩子从懵懂到精明防备的血泪史成长史“在我8岁的时候,我明白了压岁钱的含义,那时候妈妈对我说,孩子你还小,这些钱就由妈妈来帮你保管,从此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压岁钱”陈铭|“妈,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教科书式的支招,母子都满意
文章插图
“我十岁那年,我明白了妈妈的话有时是不可信的,于是我将收来的每一分压岁钱都偷偷地放进我的钱包里。那时候我妈对我说,‘孩子你想不想让你的钱升值?妈妈这里有利息,每年多给你五百’,于是我乖乖地把钱上交,可是您再也没有跟我提过压岁钱的事”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同情你三秒!陈铭|“妈,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教科书式的支招,母子都满意
文章插图
“去年,我跟我妈签订了‘压岁钱协议’,我把压岁钱交给她保管,需要的时候直接要,她不会拒绝。可是当我想买书、买MP3、吃肯德基的时候,都是屡屡受阻,而我们家却多了好多东西,什么黄瓜水、护肤品、BB霜,我不知道这些和压岁钱有没有必然的联系。”陈铭|“妈,能把压岁钱还给我吗”,陈铭教科书式的支招,母子都满意
文章插图
孩子大了,瞒不住,骗不了了!可妈妈不会心虚,更不会退缩,软的不成就来硬的,所以才有了前面的灵魂3问,结论就是:“你要压岁钱干啥?”终极杀手锏:你知道你那压岁钱收上来的时候,妈妈也是要付出去的呀,所以我替你保管也很正常呀!孩子想要压岁钱干啥呢?文首也提到了,不同的孩子想要用压岁钱做不同的事,总而言之,就是想自主的花钱。孩子成长的标志之一,便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财富”,这和孩子想要零花钱是一个道理。如今的孩子,吃穿住用行都有父母安排妥当,理论上讲有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啥也不缺。但随着孩子日渐长大,能自主花钱,其实是一项重要的精神需求。父母自然不是舍不得为孩子花钱,但家长认为孩子暂时没有管理财富的能力,怕孩子乱花钱,更怕孩子花钱做了影响学习的事情,分歧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