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 , 用户就是证明者 , 而服务提供商就是验证者 。 由此 , 通过零知识证明用户可以在不留下任何数据中可榨取痕迹的情况下让服务提供商依旧能够提供服务 。
现在链上已经有许多运用零知识证明的应用了 , 最典型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匿名币 Zcash 。 Zcash 通过 zk-SNARKs(简洁的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共识证明让用户可以在信息完全加密的情况下进行转账 , 且保证交易的可验证性供节点进行验证 。 具体来说 , Zcash 地址分为隐蔽地址 (z-addresses) 和透明地址 (t-addresses) , 隐蔽地址之间的交易也会出现在链上 , 所有人都会知道有一笔隐蔽交易发生了 , 手续费也会支付给矿工 , 但交易的地址、交易金额以及备注字段都被加密过 , 公众是看不见的 。 地址的拥有者也可以选择向可信第三方公开隐蔽地址和交易细节 , 以应对审计和监管需求 。 而两个透明地址之间的交易则与比特币交易没有区别 , 资金可以在隐蔽地址和透明地址之间转移 。
再说回到近期特斯拉对外公布行驶数据的案例 。 特斯拉为自证清白 , 未经用户允许将事故车辆数据信息公布与众 。 若信息通过零知识证明加密后传输至特斯拉算法协议中 , 特斯拉将无法获得元数据 , 若特斯拉想使用用户数据需提前获得用户许可 。 发生事故后 , 若司法部门需数据取证 , 用户愿配合调查的情况下 , 可将加密信息公开 。
设想未来在零知识证明的帮助下 , 用户无需提供姓名、照片、行踪即可证明自身健康 , 或是用户可以证明自身已对新冠病毒免疫 , 但无须提供是如何对病毒产生免疫的(已产生抗体或注射了疫苗) 。 或许有一天 , 人们点外卖无需向平台提供姓名、电话、住址 , 机器人即可将外卖送到家门口 。
零知识证明并非全新产物 。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交互零知识证明」理论就被 Goldwasser 等人所提出 , 在 80 年代末 Blum 等人进一步提出「非交互零知识证明」的概念 。 但当今互联网平台为什么不采用这项技术呢?
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 , 任何创新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经历数十年时间的努力和沉淀 , 近几年零知识证明才真正成为一个可被应用的技术 。 然而 , 相比于传统解决方案 , 零知识证明的使用成本还是过高 , 且效率低下 , 这对于平台和用户来说都是不可被接受的 。
从经济层面来看 , 用户已经形成了必须提供信息才能得到服务的固化思维 , 平台现在获取信息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 在巨大利益面前 , 各平台巨头是很难进行妥协的 。 从用户角度来看 , 大多数用户还未意识到隐私的重要性以及自身所产生的数据的价值 , 所以用户并没有推动隐私解决方案的浓厚意愿 。
从技术解决方案来看 , Aleo 是一个很好的推动者范例 。 Aleo 从链上应用入手 , 降低了隐私应用开发门槛和使用成本 , 让隐私成为了应用的默认属性 。 这对于隐私应用得到大规模使用来说意义重大 , 正如 Cosmos SDK 以及 Substrate 在推动应用链范式中起到的作用 。
然而 , 用户教育或许才是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 若用户无法体会到隐私的重要性 , 那么用户将永远屈服于 Web2.0 平台的掌控下 , 任何多余成本的付出都将被回绝 。 用户要明白 , 最终平台只是算法的提供商 , 而非数据的拥有者 , 且无权滥用用户数据 。
推荐阅读
- 警惕!价格大幅缩水,有人已被套牢
- 村民吵架被涂一嘴屎,愤怒端一盆扣在对方头上,结果被判刑6个月
- 年税高达3万亿元?房产税的出台到底有什么好处?
- 11分钟,10分7板1帽,你很强没错,但真没人尊重,还是请求交易吧
- 炒掉纳什!交易哈登!篮网6连败后岌岌可危,管理层该做决定了?
- 律师分析:“二手房”买卖交易过程中,有哪些常见法律风险?
- 大学生Ryan Pickren因入侵Mac电脑摄像头而获得苹果公司的高额赏金
- 40+12+18全能王?湖人猛龙2换1地震交易,名宿力挺他辅佐詹姆斯!
- 除了扎克伯格, 他以身价250亿美元成为世界历史第2位最年轻富豪。
- 32分+32分+33分+31分!湖人交易目标太猛了!老詹有望迎超级强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