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号 国际空间站不会提前退役,俄罗斯新核心舱发射了,也有爬行机械臂


科学号 国际空间站不会提前退役,俄罗斯新核心舱发射了,也有爬行机械臂
文章图片

科学号 国际空间站不会提前退役,俄罗斯新核心舱发射了,也有爬行机械臂
文章图片

科学号 国际空间站不会提前退役,俄罗斯新核心舱发射了,也有爬行机械臂
文章图片

科学号 国际空间站不会提前退役,俄罗斯新核心舱发射了,也有爬行机械臂
文章图片

科学号 国际空间站不会提前退役,俄罗斯新核心舱发射了,也有爬行机械臂
文章图片

科学号 国际空间站不会提前退役,俄罗斯新核心舱发射了,也有爬行机械臂
文章图片

科学号 国际空间站不会提前退役,俄罗斯新核心舱发射了,也有爬行机械臂
文章图片


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没?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 , 我国“天和”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世界上唯一服役的空间站 , 许多人为此沾沾自喜 。 但实际上 , 这是一个伪命题 , 作为一个耗资1500亿美元 , 十几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空间合作重大项目 , 显然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的 。 这不?就在21日下午 , 俄罗斯成功发射了一个新的核心舱 , 准备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
搭载科学号的第425发质子家族火箭
据媒体报道 , 当地时间7月21日17时58分 , 俄罗斯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 , 用一枚“质子-M”运载火箭 , 成功将20.5吨重的“科学”号多功能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 。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称 , “科学”号将在8天后 , 也就是7月29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
科学号试验舱
这么看 , 科学号确实挺大的
“科学”号虽然是多功能实验舱 , 但是它具备完整的核心舱功能 , 包括节点舱、调姿和轨道维持发动机、生命保障系统 , 以及操作系统总“开关” , 基本类似于我国的“天和”核心舱 , 它的目标是替换目前已经不堪重负的“星辰”号服务舱 , 为国际空间站续命 。
科学号实验舱内部结构
而在具体对接上 , 它原先计划安装在“晨曦”号实验舱现有的位置上 , 但是现在已经调整为接替“码头”号对接舱所占用的“星辰”号对接口 , 也就是说“科学”号上天之后 , “星辰”号服务舱将脱离轨道 , 坠入大气层烧毁 , 整个国际空间站将拆散 , 然后再进行重组 。
科学号试验舱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位置
有散热板不科学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 除了依赖国际空间站上17米的“加拿大臂2”进行重组之外 , “科学”号实验舱此次也带上去了一个机械臂 , 即由欧洲研制的ERA , 它的长度有11米 , 和中国“天和”核心舱上的“大臂”一样 , 拥有7个自由度 , 可以爬行 。
科学号实验舱配备的欧洲机械臂
也就是说 , 这是目前现役的第二个可以爬行的机械臂了 。 此前的“加拿大臂2”虽然性能先进 , 抓握承重达到116吨 , 配合“加拿大手”可以进行毫米级的精确操作 , 远远超过其他同类 , 但只能在108米的桁架上直线移动 , 且无法行进到各个舱段上 。 此外 , 日本“希望”号实验舱上也有一个小机械臂 , 但无法移动 。
加拿大臂2虽牛 , 但只能直线移动
而这次成功进入轨道的“科学”号实验舱 , 其基本数据也与我国的“天和”核心舱十分类似 , 长13米 , 直径4.25米 , 可使用的气密空间70个立方 , 除了爬行机械臂之外 , 它也有节点舱、小柱段和大柱段 , 甚至还包括一个类似易拉罐的燃料舱 。
科学号实验舱于我国天和核心舱非常类似
科学号多功能实验舱
实际上 , “科学”号实验舱建造伊始 , 是作为国际空间站第一个入轨舱段“曙光”号功能货舱的地面备份而存在的 , 名叫“功能货舱-2号” 。 2004年 , 为节约资金 , 俄罗斯决定以壳体已经建造完成的备份舱段为蓝本 , 改造成为专业的实验舱段 。 这些年来 , 随着“星辰”号服务舱的不断老化 , “科学”号又被加入越来越多的核心舱的功能和使命 。
组装中的科学号实验舱
不过 , “科学”号实验舱的研制并不顺利 , 发射时间也一推再推 , 它原计划在2010年就要发射升空的 , 谁知道一眨眼 , 10多年就过去了 , 加上作为备份舱的时间 , 竟然在地面上吃灰20年 , 直到2021年7月21日才如愿 , 因此“科学”号实验舱和“韦伯”太空望远镜一起 , 并称为“鸽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