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途中讲解导游词|清音阁导游讲解词( 二 )
这是柳田圣山先生撰写的碑文 。它说明了诗碑亭的建造经过,借此表达了希望世界和平,中
日两国人民友好万年的良好愿望 。
这块黑色石碑和正面镌刻的便是良宽和尚的那首诗文手迹 。
这背面镌刻的便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唱和良宽和尚的诗文:
禅师诗句证桥流,
流到宫川古渡头 。
今日流还一片石,
清音长共月轮秋 。
这是当年桥桁出峨眉、经青衣江、过岷江、入长江、漂洋过海至日本宫川的流程示意图 。
大家看这块碑亭的右边杂树丛生,绿草丰茂,象征着佛国仙山峨眉;左边那星罗棋布的石块,象征着日本诸岛;这块上鹅卵石嵌的水波纹饰,象征着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关系;中间的诗碑亭,便是连接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象征 。诗碑亭的整体设计者,可谓别具匠心 。
[迪庆香格里拉导游词 蜀南竹海导游词 九寨沟(五彩池站到长海)导游词 海螺沟导游词]
4.清音阁
这便是清音阁有名的牛心石 。你看这浪花四溅,水珠翻飞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你听这动地的轰鸣声,已经持续了亿万年的历史 。冲击这块巨石的,便是黑白二水千古不断的激流 。左边的这条江叫黑龙江,它发源于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经洪椿坪穿白云峡到此;右边的这条江叫白龙江,它经雷洞坪绕白水寺而来,两条江上分别架有二道石拱桥,象两道彩虹勾通左去广福寺右上万年寺的路径 。富顺诗人刘光弟巧妙地将二桥一石概括为: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 。这样如诗如画的
双桥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 。
中间这座亭子,旧名接王亭,建于明初,因朱元璋之子蜀献王朱椿来游峨眉山,山僧在此恭迎,故名接王亭 。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山僧又在此迎接郭哈奇、海青等四位钦差,故接王亭保存至今 。原亭年久失修,以后重建 。今天的接王亭,是解放后重建的,规模比过去的大得多,它早已不是王公大臣的专利了 。
这便是始建于唐代的前牛心寺,明洪武时,广济禅师住持以晋人左思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诗意而取名清音阁 。后三次失火,现为1917年后重修,仅一殿,供释迦牟尼、文殊、普贤 。1992年8月新建了那座三层阁楼的客舍 。
5.广福寺
清音阁的左边便是广福寺,原是前牛心寺别院 。这座寺庙初建于明代,清朝初年重建 。广福即广种福田的意思 。此庙现仍是清音阁的一座属庙 。若从报国寺景区而来,广福寺就是进入清音阁景区的第一座寺庙
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清音阁导游讲解词》相关的文章 。
6.牛心寺
清音古刹背后这座山便是牛心岭,岭上便是牛心寺 。牛心寺为唐代所建,初取名延佛寺 。唐慧通禅师改为卧云寺 。宋继业三藏扩建更名为牛心寺 。旧寺已废,1912年圆照济悟上人修建 。此寺虽然不大,然而名气还不小哩:
推荐阅读
- 乐山大佛导游词|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
- 堂吉诃德|《堂吉诃德》读后感
- 民俗专家讲解“二月初二龙抬头”
- 城市形象宣传片:四川·成都
- 四川地震感人文章:让人性的光辉尽情闪耀
-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
- 四川地震评论:天佑汶川,我们在一起
- 四川地震: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
- 四川汶川大地震评论:“80后”不需要“平反”
- 四川地震感人文章:草木同悲同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