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讲解“二月初二龙抬头”

民俗专家讲解“二月初二龙抬头”
【民俗专家讲解“二月初二龙抬头”】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 , 俗称“龙抬头” , 每年的这一天 , 民间都有吃焖子、剪头发等习俗 。那么 , 二月初二“龙抬头”这种说法的由来是怎样的?在天津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习俗呢?
农历二月二 , 俗称“龙抬头” , 时至“惊蛰”前后 , 正是春回大地 , 万物复苏的大好时光 。传说经过冬眠的“龙” , 到了这一天 , 就被春雷惊醒 , 沉睡中抬头而起 , 故称“龙抬头” 。古代到了这天 , 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焚香跪拜以祭龙神 。龙一抬头就云兴雨作 , 预示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 。民谚说:“二月二 , 龙抬头;大仓满 , 小仓流 。”
对于“二月二” , 天津的民俗活动有:引龙回 , 进家宅;祛百病 , 敲炕沿;吃焖子 , 炒合菜;剃龙头 , 福气来;忌针线 , 接闺女 。其中 , “引龙回”是指 , 取灶灰从户外撒起 , 一路逶迤步入宅厨 , 旋绕水缸 , 成一弯弯曲曲的灰龙 , 称为“青龙得水” 。期盼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 。“敲炕沿” , 就是过去人们家中睡的是土炕 , 炕沿用木头做成 , 人们用笤帚把儿敲打木炕沿 , 嘴里还说着:“二月二 , 敲炕沿 , 蝎子蜈蚣不露面 。”当然 , 随着时代的变迁 , 很多民间习俗现在大家都没法延续了 。但是 , 炒焖子、吃合菜、剃龙头这些民间习俗还被大家延续着 。谭汝为教授说到:“二月二这天 , 天津地区旧时的民俗活动 , 首先体现在饮食上 。因是“龙抬头”的日子 , 所以各种饮食多与“龙”挂钩搭界 。例如这天吃饺子称为“吃龙耳” , 吃春饼叫“吃龙鳞” , 吃面条称为“吃龙须” , 吃米饭称为“吃龙籽” , 吃烧饼叫“吃龙舌头” , 吃馒头叫“吃龙蛋” 。天津人#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在二月二讲究吃焖子 , 煎焖子又叫“煎龙鳞” 。另一种节令食品就是春饼卷合菜 , 春饼就是用白面烙成的双层薄饼;合菜用肉丝、鸡蛋、木耳、豆芽、粉丝等炒制 。吃时春饼上抹面酱卷合菜 。清谈可口 。“盒子菜样样有 , 五谷丰登好年头 。”“正月不剃头”的节日禁忌 , 到二月二宣告结束 。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 , 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 因此 ,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 , 一年都有精神头”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 , 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 , 这一天“剃龙头” , 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这天 , 种种趣味盎然的习俗 , 表现了人们祈求生活富足的心愿 , 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我们把旧时老天津卫“二月二”的民俗活动 , 编成一首诗:“引龙回 , 进家宅;祛百病 , 敲炕沿;吃焖子 , 炒合菜;剃龙头 , 福气来;忌针线 , 挺泰嗐;合家欢乐庆新春 , 接回出阁的姑奶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