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财政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二 )


2、管理方式不到位 , 统筹调剂乏力 。日前对非税收入的管理 , 无论是预算内还是预算外 , 收入实质上仍归部门单位所有 , 反映为谁收谁用 , 多收多用 。这种收费多少与单位利益直接关系使得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都有一种本能的多收费冲动 。加之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后 , 财政部门在编制综合预算时采取先预算外后预算内 , 部门、单位往往人为地将年初收入预算编制过低 , 支出预算编制过大 , 造成本应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中带有相当的人为因素 , 使非税收入的管理流于形式 , 财政统筹调剂乏力 。
【科学发展观|财政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3、财政职能被肢解 , 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实际中 , 非税收入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未真正归位 , 财政职能被肢解 , 难以发挥整体效应 。一方面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的规模过快膨胀难以有效控制 , 给企业、单位造成额外的负担 , 影响了企业纳税的积极性 , 且名目繁多的各种收费也严重侵蚀了税基 , 出现了“费挤税”的现象;另一方面分散了地区财力 , 削弱了政府调控能力 , 影响了税收作为“内在稳定器”功能的发挥 , 造成分配无序 , 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 , 败坏了社会风气 , 滋生了消极腐败行为 。此外 , 纳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名义上为财政性资金 , 实则为部门单位使用 , 纳入预算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也基本上是列收列支 , 不能有效地形成地方可用财力 , 无形中虚增了一块财政收入 , 影响了地方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 。4、法制不健全 , 缺乏监督约束机制 。目前 , 我区在非税收入管理上依据的大多为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 而没有制定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按照国家规定 , 设立审批收费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 而现行的法律法规涉及设立收费项目的条款非常少 。到实际工作中一般由业务部门向主管部门提出收费申请 , 审批机关依据单位财政经费不足实质上就成了审批收费的基本依据 。法制建设跟不上 , 依法管理也就难以实现 , 加之缺乏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 , 监督乏力 , 非税收入在片管和使用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 违规违纪行为时有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