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建筑|关于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 二 )
天王殿是六位男生的集体宿舍 。正中一龛塑的是弥勒佛,据《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等佛经记载,弥勒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庭,后来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他先于释迦入来,上升兜率天内庭 。准确的讲,应是布袋和尚的形象 。布袋和尚名契此,又号长汀子,五代梁时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住奉化岳林寺 。传说他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形如疯癫 。他临死端坐于岳林寺磐石上,有《辞世偈》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不自识 。世人遂以他为弥勒佛化身,称为大肚弥勒,并为他造像供奉于寺庙 。
为什么要把大肚弥勒安置在前殿呢?因为,人们一进寺院,首先见到横眉怒目、凶神恶煞的二金刚和四天王,给人们的心理造成紧张感觉,为了缓解气氛,特派他作礼宾官,在这里迎侯客人 。他手持念珠,翘翘脚而坐,胸腹袒露,笑容满面,好象一位礼宾官在迎候贵客,给人以和蔼亲切之感 。曾有诗咏道:宝光照我凡心朗,弥勒迎人笑口开 。韦驮殿:塑顶盔贯甲、威武雄壮的韦驮像的殿堂 。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弥勒的背后是韦驮,传说姓韦名琨,又称韦天将军,南方增长天王八神将之一,居四大天王所统三十二神将之首 。佛教说他生知聪慧,早离欲尘,立下宏愿,要终生护持佛法 。自唐代他示现人间以来,佛寺多塑其像 。
大雄宝殿为全寺的主殿,大雄,梵语摩诃毗罗的意译,即像大力士一样,一切无畏 。古印度佛教徒用来作为释迦牟尼的尊称 。大雄宝殿,即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大殿,殿前檐口下,挂着南无释迦牟尼佛的白地兰色横匾,传为济公和尚所书 。台基下,安放了一座造型精巧、焚化纸钱的大铁鼎 。有时挂一副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联语颇富佛教哲理,具有辩证观点 。殿内宽敞宏阔,蒲团整齐,供具精美,钟、鼓、鱼、罄等法器均按 佛教仪规陈列,四时香烟缭绕,幢幡飘佛,是寺僧早晚上殿 礼佛和日常做法会的庄严圣地 。
【寺庙建筑|关于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关于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相关的文章 。
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诞生像或成道像或说法像 。
诞生像作儿童状,全身裸体,左手指天,右手指地 。据《佛传》说,在西印度迦毗罗卫国(地跨今印度与尼泊尔之间)国王净饭王的王后摩耶夫人临产了,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摩耶夫人必须回娘家分娩 。她在波阇、波提等人陪同下离开王宫,当路过蓝毗尼花园时,就感到身子不舒服,她手攀无忧树枝,悉达多太子便从右胁降生 。降生后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 。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上,唯我独尊!这时,天空出现两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为悉达多太子洗澡 。据《太子成道经》记载,悉达多是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但此像却相反 。这是为了适合中国以左为大的习惯,而改成了左手指天,右手指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