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朱仙镇导游词( 二 )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殿 。大家请看大殿上方悬一匾额,上书四个大字:还我河山 。这是岳飞手迹 。左右橡柱上有一副楹联,是河南省诗词家协会主席李允久先生所撰,书吨法家周俊杰先生书写 。上联是一笑十凭浩气,下联是:常思三字仰精忠 。上联的意思是,岳飞面对调他班师还朝的十二道金牌已经看穿投降派的卖国嘴脸,对秦桧之流的卖国伎俩不屑一顾,浑身充满了慷慨赴死的浩然正气;下联的意思是说,我们后人要经常地学习岳飞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抗击外侮的英雄精神 。三字是指秦桧强加给岳飞的罪名莫莫须有 。
中间这尊塑像是岳飞的戎装塑像,像高4.3米,是全国最高的岳飞泥塑神像 。诸位请看:岳飞头戴战盔,身穿金甲,腰系玉带,足登虎头战靴,斜披紫袍,左手捧书,右手扶膝,二目有神,直视远方,忧国忧民,乃文乃武 。整尊塑像可以说是威武雄壮,气宇轩昂,栩栩如生 。
东西两厢这四员少年小将分别是:银锤岳云,金锤狄雷,铜锤严成方,铁锤何元庆 。岳家军中的这四员少年小将,在朱仙镇对金兵的决战中,各挥一双大锤,冲向十万金兵的敌阵,大锤翻飞,如砸瓜切菜,金军大乱,抱头鼠窜,顿时溃退 。后人敬仰这四位少年小将,流传着八锤大闹朱仙镇的故事 。
东边这幅油画反映的是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朱仙镇大捷后,全军将士兴高采烈欢呼的情景 。西边这幅油画反映的是正当岳飞激励三军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之时,接到朝廷命他们急速班师的金牌 。岳飞仰天长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岳飞挥泪班师,与恋恋不舍的朱仙镇乡亲洒泪告别 。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后院的五将祠 。从史书上我们查到岳飞的部将有252名 。我们选出五名功劳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塑成神像,所以称为五将祠 。第一员大将是王贵,汤阴人,与岳飞是同乡 。王贵在军中任中军统制,是岳飞的第一副手,也是岳家军的勇将 。第二位将军是张宪,籍贯不详,张宪是前军统制,后与岳飞、岳云一同被秦检杀害 。第三位是牛皋,河南鲁山县人 。他原来是农民起义军的弓箭手,归顺岳飞后,勇猛杀敌,升为岳家军的左军统制 。
后被秦桧的死党田师中用毒酒杀害,死得很悲惨 。第四位是徐庆也是岳飞的一位同乡 。这位将军的特点是沉默寡言,忠诚勇敢 。徐庆屡建大功,深受岳飞的信任 。官至防御使,死后赐为昌文侯 。第五位大将是杨再兴,相州人,即现在的河南安阳人 。杨再兴原为兵变匪帮头子下边的一员部将,在广西一个叫莫邪关的地方曾和岳军对垒,一枪刺死了岳飞的胞弟岳翻 。岳飞弟兄六人,岳飞行五,乳名五郎 。岳飞上边四个哥哥均天折,没有成人长大,只有下边这一个亲弟弟 。岳飞成为大将后,就动员弟弟岳翻也来到岳家军,共同抗金 。这次战斗被杨再兴枪挑,岳飞闻报顿时大怒,率大军包围了杨再兴的人马 。岳飞登上一座小山凭高临下观看,看到杨再兴气宇轩昂,跃马扬威 。岳飞动了恻隐之心,便阵前喊话:杨将军,亲兵报我说 。你将我胞弟岳翻杀害,我现在若要捉拿杀掉你,易如反掌 。但我观你颇有武艺,年富力强,不如弃暗投明,归顺朝廷,共同抗金,保国护民,成就一番功业,不比你跟着叛匪瞎混,祸国殃民强得多吗?杨再兴听了岳飞这一番话后,深为感动,当即滚鞍下马,叩拜在地 。自从杨再兴归顺岳飞后,作战勇敢,至死不屈 。后来在临颍马陷淤泥河,身负一百多处箭伤,英勇战死 。好,请各位朋友到寝殿参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