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2010年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息化不仅是能打电话、能上网 , 更应该满足农民获得、交换信息的需求 。除了农村通信实现基本的‘村通’工程以外 , 信息化建设也必须得到重视” 。“村通”的目的是要促进农业发展 , 而农业发展的出路是在于帮助农民找到致富的方法 , 而农村信息化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我们针对富拉尔基区所辖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研 , 并根据调研结果 , 提出此项报告 。
一、农村网络现状
富拉尔基区下设两乡 , 共有行政村10个 , 总人口3.39万人 。根据实地调研 , 目前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全部覆盖;宽带互联网业务除了海格村外 , 其他九个村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 。另外 , 富拉尔基区的十个村屯现已经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业务开通的平安互助功能 , 此功能不但实现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 , 而且还实现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 ,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 , 除了海格村外 , 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业务 , 实现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 , 但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方面 , 由于资金问题 , 均没有实现 。
(二)农村部分农民家庭购买了电脑 , 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业务 , 达到了在网络上索取农业信息、与外界沟通的作用 。截止到目前为止 , 全区共有517户农民家庭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业务 , 占农民家庭总户数的4.26% 。农民目前对电视、互联网的应用还基本停留在娱乐休闲上 , 还没有真正把信息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 缺乏正确引导 。
(三)所有的村均没有建立信息服务站 , 没有一个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 , 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引导 。致使绝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 , 从众意识强 , 思想落后 , 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 。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乡村后 , 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 。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 。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 , 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情报反应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敏感性 。因而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 。这种现状 , 使农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畅 , 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 , 一些农产品被压等压价 , 甚至出现滞销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 这一点必须形成共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