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圣祠|河南南阳医圣祠导游词( 二 )
下面请大家继续随我参观张仲景史画部分,张仲景史画是一套反映张仲景生平事迹的绘画 。这一套绘画共二十四幅,采用了汉代画像石刻的浅浮雕手法,显得古朴凝重 。因张仲景是东汉人,所以设计者张一平先生采用了汉代造型艺术,更符合两汉的时代特色 。大家可以按顺序欣赏 。下面的这些书法,是历代名人对张仲景的评赞 。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百寿亭和百寿图,它们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手迹 。这是张仲景敬仰之碑 。
我们现在去瞻仰张仲景墓祠 。这两座仿汉建筑叫春台亭和秋风阁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是由孔子撰写的,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医学春秋之称,故修建春台亭和秋风阁以纪念 。
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张仲景的坟墓,此墓始建于何时,已无确考 。墓前的石碑,是清朝所立的 。仲景墓是仿汉墓式样,墓的四角各有一个羊头,在中国古代羊和祥是同音、同义的两个字,象征着吉祥(如美和善都以羊为字头) 。墓顶的莲花座,象征着仲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医德医风 。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现在我们进入正殿 。正殿塑着仲景老师手拿卷宗的塑像 。这些匣额是历代名士赠送的 。两侧房内陈列的是《张仲景史画》原稿 。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树叫凌霄花树,也就是紫葳 。它八月份开花,花朵呈喇叭型,异常娇丽,此花可入药,有止血化淤,调节经络的作用 。
这是西偏房,周恩来总理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这些是在重修医圣祠时,整理出的文物 。这是下水管道,它说明在汉代,城市的通水设施已经很完备了 。这是铁斧,是熬制中药用的容器 。这是陶井圈,建在水并的上边,可以防止井水被弄脏 。这是药白,是捣药用的 。
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河南南阳医圣祠导游词》相关的文章 。
根据张仲景坐堂行医的故事,前几年,塑造了一组蜡像,群众陈列于行方斋中 。
请看,这是张仲景的太守府,他在公堂上为黎民百姓诊治疾病 。两侧的图案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方之神,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
这便是智圆斋,里面陈列着中外古今各个时期的《伤寒杂病论》版本 。其中最古的版本是宋朝的版本,但现在已经散入日本 。本馆现存最古的版本是明朝时的版本 。
下面请大家随我参观《历代名医画像》 。这是当时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同志为《名医画像》写的序言 。《名医画像》按照历史年代为顺序,共收录了112位在医学事业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伟大医学家 。它上起中国医学的创始人伏羲、神农、黄帝下至清末、民国的医学家,集历代名医画像之大成,填补了中国医学史研究方面的不足 。
推荐阅读
- 晋祠读后感
- 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 晋祠导游词|山西晋祠导游词
- 太原晋祠导游词|晋阳太原导游词
-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导游词
- 南阳汉画馆|河南南阳汉画馆导游词
- 社旗山陕会馆|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 南阳张衡墓|河南南阳张衡墓导游词
-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武侯祠导游词
- 眉山三苏祠|“眉山三苏祠”的讲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