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区政协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充分发挥大通道优势加快推进我区都市型立体农业快速发展
“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xx作为有农业的区县也不例外 。如何尽快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是各级党政部门关注的焦点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归根结底还是要尽快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综合分析我区的各项条件,我认为积极推动都市型立体农业建设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按照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对如何发展我区的都市型农业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一些想法供领导参考,现汇报如下:
一、骨干路段沿路农业资源及农业经济现状
根据我区路网布局和农业资源、农业经济特点,可将全区骨干路段划分成三个“沿路农业经济发展区”,分析其现状 。
(一)北部主路两侧井灌为主粮、菜发展区
该地区位于我区北部,涉及崔大路、武香路、103国道、高王路两侧的农田20万亩,含大王古庄、高村、河西务、白古屯、下伍旗、河北屯等6个乡镇 。耕地属轻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40%,全氮含量0.10%,地力较强 。地下水属于浅层、深层均为优质淡水的“全淡区”,除下伍旗一带保证城区供水不宜再增机井外,其他地带优质浅层地下水丰富,尚有776万立方米的可开采量,故以井灌为主 。因此,在保证农民口粮安全的前提下,宜于发展无公害蔬菜 。该地区经济以农为主,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67%,农民人均纯收入8322元 。农民对发展无公害蔬菜认知度较强,保护地蔬菜面积已达4.62万亩,占全区保护地蔬菜总面积的75.1% 。
(二)中东部主路两侧渠灌为主粮、鱼、奶发展区
该地区位于我区中东部,涉及崔廊路、武香路、大东路、津围路、杨六路、宁武路两侧的农田20万亩,水产养殖水面2.84万亩,含崔黄口、大良、南蔡村、大碱厂、曹子里、梅厂、上马台、大黄堡等8个乡镇 。耕地属中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52%,全氮含量0.10%,地力较好 。农用水源多为地表水,渠灌为主,缺水量不大,为847.5万立方米,着力推广工程节水技术,水源即可够用 。该地区属小麦、玉米双季粮田区,粮田复种指数达147%,粮占耕地亩产达862公斤 。该地区水产养殖水面达2.84万亩,占全区水产养殖水面的81.1% 。该地区奶牛存栏2.08万头,占全区奶牛存栏的33.4% 。因此,发展粮、鱼、奶基础雄厚 。该地区工业较发达,吸纳农村劳力多,农民人均纯收达8551元,经济条件较好 。
(三)西南部主路两侧旱作为主粮、棉、果发展区
该地区位于我区西南,涉及高王路、京福路(104国道)两侧的农田10万亩,果园2.2万亩,含泗村店、东蒲洼、豆张庄、陈咀、石各庄、汊沽港、王庆坨等7个乡镇(街办) 。耕地属重壤土和砂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44%,全氮含量0.10%,地力中等 。地下水开采困难,农用水源只能靠地表水,缺水量高达1517.5万立方米,必须工程节水与生物节水并重 。因此,旱作为主,单季粮、棉和果园居多 。棉田达4.05万亩,占全区棉田面积的22.5%;果园面积达2.2万亩,占全区果园面积的50% 。所以,宜于发展粮、棉、果 。该地区工业发达,务工农民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40元,经济条件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