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宴风波:饭店困境,丈夫道歉,为何老板娘不出面这事就难完?


 徽州宴风波:饭店困境,丈夫道歉,为何老板娘不出面这事就难完?


“徽州宴老板娘”遛狗事件持续升级 , 从“饭店困境”到“丈夫道歉” , 一切都很符合“应对愤怒”的基本逻辑 , 但以更为有效的解围方式去衡量 , 这也只是“临时救命的抓手” , 很能彻底进入正向救赎的序列 。 说到底 , “一人做事一人当” , 错误是“老板娘”犯下的 , 最终还需她自己去面对 。
然而有必要说明的是 , “老板娘”即便出面道歉 , 也并不能立马就止损 , 只不过就争议事件发酵来讲 , 总需要达到极点 , 才有可能走向缓解直到逐步平息 。 说到底 , 互联社交舆论时代 , 老派的“石墙策略”早已过时 , 而真正想要让公众消气 , 最好的方式依然是真诚交流 。
只可惜 , 绝大多数情况下 , 当傲慢无礼被封固得太过严实时 , 就连道歉本身都显得异常框架化 , 起码就公共审视而言 , “丈夫道歉”还是难逃被质疑的命运 。 当然从道歉本身的构成上 , 我们也无法完全否认“丈夫道歉”中就没有一丝的悔意(被动的) 。
但是就常规的“道歉诚意”来讲 , 人们总把“道歉的主动性”看得很重 , 也就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道歉 , 那么道歉本身就是鸡贼的 , 或是有目的的践行 。 于此而言 , 就“丈夫道歉”的祭出 , 自然会触发更多非议 。
可到此为止 , 也只能说明公众的“反感和抵制”起到作用 , 并且这种作用很快也会传递到“老板娘”那里 , 也就是不能直接“治你” , 也就只能通过“治你的饭店” , “治你的丈夫” , 再去“治你”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这次风波之后 , “老板娘”应该最无法面对的就是自己的丈夫 。
在这个问题上或许有人不太同意 , 会认为“老板娘”应该最无法面对公众才对 。 只是追根究底的看 , 她是有对不住公众的地方 , 但是回到最直接的“坠落”上 , 她显然更像是“坑夫” , “坑店”的存在 。 并且就算她会直面公众 , 但也只是集中性的直面 , 而对于她自己的丈夫 , 除却要直面 , 还需要长期直面 。
说到底 , 回到真实的家庭实景中 , “老板娘”大概率会被丈夫各种批骂 , 毕竟就算不在乎道德层面的“丢人现眼” , 也会为“饭店困境”感到悲愤 。 从这个层面看 , 公众的“反感和抵制”确实已经起到隔山打牛的作用 。
【|徽州宴风波:饭店困境,丈夫道歉,为何老板娘不出面这事就难完?】只是就“治老板娘的问题”过程中 , 其实也暗含着另外的线索 , 就是“挣钱归挣钱” , 起码的道德义理是不能丢的 。 因为对于“老板娘”所提及的“几千万赔得起” , 本身就存在双重碾压:其一 , 太过看轻人命的存在;其二 , 太过看不上一般经济条件的人 。
就“其一”来讲 , 虽然单就“老板娘的嚣张语词”看 , 可能把“狗命”看得更重 。 但是真要是追根溯源 , 狗命所谓的重要性 , 也是“嚣张气焰”的柴禾 , 并不是说狗命真的很重要 。 这一点上 , 爱狗人士要严格区别 。
另外评价“老板娘”的“嚣张语词”(“敢动我的狗 , 把你孩子刺死 , 我有钱不怕 , 赔得起几千万”) , 有多少是基于“理性欺辱” , 有多少是基于“非理性欺辱” , 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毕竟你现在要是问她后悔不后悔 , 她一定会说后悔 , 并且磕头如捣蒜 。
只是回到“老板娘”的现实生活中 , 她之所以敢当着民警面继续嚣张 , 就在于她的飞扬跋扈可能已经成为惯性 。 在这个问题上 , 很难说她只是单纯地情绪失控 , 很大程度上 , 也跟她日常的为人处世方式有关系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她的“嚣张语词”更像是预设的认知 。 所以即便她不会在这次出问题 , 也会在未来出问题 。 因为对于不道德的累积总是存在质变的一刻 , 也就是人们朴素的因果推定“多行不义必自毙” 。
与此同时 , 公众除却愤怒老板娘本人 , 更愤怒“敢动我的狗 , 把你孩子刺死 , 我有钱不怕 , 赔得起几千万”背后的嚣张逻辑 。 并且会由此延伸出“恨屋及乌”的情绪 ,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 , 也跟社会秩序中基本的道德范式是一致的 。
所以这次之后 , “饭店困境”在短期内是无法消除的 。 因为对于消费行为来讲 , 虽然饭菜无罪 , 但是从附带的社会互动上而言 , 很容易被打上负面的标签 。 于此出现大规模的退订行为 , 自然也是不出所料的结果 。
不得不承认 , 做事本身就是做人的过程 , 如果人做不好 , 就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营造出的家业 , 也可能就此走向衰败 。 当然从更为普遍的人际关系去看 , 也要较为理性的审视“遛狗的问题” , 以此警惕“平庸之愤”的无限蔓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