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夷山导游词|福建武夷山武夷宫导游词( 二 )
出三清殿,前行百余米,前面这座洁白如玉的徐霞客塑像,就是1996年武夷山市为纪念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闽考察武夷山380周年而建造的 。1616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徐霞客,头戴母亲亲手缝制的云游冠,从家乡江苏江阴县(现为江阴市)出发,穿浙江、过江西,首次踏上了入闽的艰辛道路,对武夷山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活动 。就中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他几乎踏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写下了不朽名篇《游武夷山日记》,精确地记载了武夷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排列和九曲溪的发源流向,记载了峰峦崖谷和洞穴溪潭的位置,出色地描绘了神厅秀丽的武夷山水 。
徐霞客塑像后面的这座山峰就是大王峰 。现在我们沿徐霞客入山处牌坊开始向上攀登 。大王峰,又名天柱峰、纱帽岩,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严而得名 。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 。大王峰海拔526.8米,四面陡峭,攀登较困难,是武夷山三大险径之一 。当年徐霞客登大王峰时,日已西薄,下山寻路不得,竞以手悬棘,乱附而下,险些青山埋忠骨 。如今登峰的道路经过整修后,已是有惊无险 。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离峰顶还有一半路程,请大家继续努力 。前面这块巨石是张仙岩,相传是汉代张垓坐化之处 。从这里再登一梯,过小石门,大家看到的这口宽七尺,深三尺的水池,名为天池,池水极为清沏,虽旱不竭 。池上石泉为寒碧泉,池侧为宋羽士林文能结庐处 。从这里再上一梯,大家可以看到一块平地,平地上有升真观遗址 。从观左拾级而上,大家看到的这一块平地,则为通天台 。再往上登数十步,便到了大王峰顶 。峰巅有一罅,宽约一米多,下窥黝黑,投以石,声殷殷如雷,片刻方息 。相传这就是宋代屡遣使者投送金龙玉筒的地方,故名投龙洞 。峰顶古树参天,积叶遍地,极为平旷 。从峰巅俯瞰群峰碧水,江山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福建武夷山武夷宫导游词》相关的文章 。
请大家顺我手指的方向看,横欹在大王峰北侧,其麓相连,高不及大王峰的这座山峰就是幔亭峰 。登帽亭峰的道路有二条,一是由大王峰升真洞旁上去,一是由换骨岩右侧直上 。幔亭峰顶,地势平坦,有一片巨石,状如香鼎,叫做宴仙坛 。据宋祝穆《武夷山记》载: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古三仙人,在幔亭峰顶张幔为亭,结彩为屋数百间,大宴乡人,应召而来的男女二千多人循虹桥鱼贯而上,到了峰顶,幔亭、彩屋铺着红云茵、紫霞褥,金宇氤氲;鼓乐齐鸣,歌声嘹亮,席间食品全非人世间所有 。歌师彭令昭高唱《人间可哀之曲》 。随着歌声一停,空中隐约传来环佩车马声 。仙人消失了,乡人随之下山 。忽然间暴风骤雨走红桥,峰顶顿时空无一物,只剩丹崖翠壁依旧 。幔亭之名即由此而来 。镌刻在幔亭峰乐壁的幔亭二字,大四方丈,为明吴思学所书 。石刻下方有一块巨石,浑然方正,上大下小,约莫可坐数十人,俗称棋盘石 。相传当年汉武帝派遣使者来武夷山,就是在这里用乾鱼祀武夷君的,所以又称汉祀坛 。
推荐阅读
- 乐山大佛导游词|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
- 读茶花女有感|读《导游女》有感
- 泸沽湖导游词|赤城湖导游词
- 五台山竹林寺导游解说词
- 普陀山南海观音导游解说词
- 普陀山观音跳导游解说词
- 五台山观音洞导游解说词
- 山水都市导游词|山水九江导游词解说词
- 研山浴仙湖景区导游解说词
- 哈尔滨英文导游词:太阳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