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执法检查机构|浅谈统计执法的难点( 二 )
【统计执法检查机构|浅谈统计执法的难点】三、违法行为政绩化 。《统计法》与其他很多法律法规比较起来 ,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违法者的违法行为与政绩密切相关 。所以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 层层加水、水到渠成”等流行语 。统计数据本应由各级统计部门从下而上逐级汇总而得 , 或由统计部门按一定的科学方法调查推算而得 , 统计、调查多少就是多少 , 实事求是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统计数据要由各级党政领导审核签字方可上报 , 更有甚者还有从上而下层层下达统计数据的怪现象 。领导关心重视统计工作、统计数据是十分应该和必要的 , 这也是统计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是不能让这种关心走了样、变了味 。政绩数字大都为事关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数据 , 理应纳入统计法规规范和管理的重点 , 但正因为它与领导的荣辱升迁挂起了钩 , 所以也就成为了领导特别关心的数据 , 而这种关心还往往被“为了部门和地区的利益”所美化 , 他不是关心其真实性 , 而是关心其实用性 , 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执法 , 其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
四、违法后果隐蔽化 。这也是统计法规的一大特点 。与杀人放火、打架斗殴、交通肇事、贪污腐败、强奸妇女等等诸多违法犯罪活动比较起来 , 违反统计法的后果再严重 , 也难于与前面这些违法犯罪活动所产生的后果那样能引起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公众愤慨 , 他不仅不会使哪个个人、家庭受到任何直接、间接的什么损失 , 更不可能产生不怎么怎么样就不足以平民愤、就有人要上访不休、就有领导会座不住、就有媒体会闲不住等一系列轰动效应 。而且绝大部分时候还可能会给违法者个人、部门、地区带来可观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 何乐而不为呢?违反统计法规的直接后果对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公平竞争、掌握实情、科学决策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犹如磨刀之石 , 不见其损 , 日有所亏 。可以说是一只悄无声息的温柔杀手 , 但人们却乐意地与它友好相处 , 甚至呵护有加 。这就使统计法规贯彻实施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十分脆弱 , 这也许是统计法规的“先天不足” , 从而增大统计执法的难度 , 但愿我们再不要重蹈“谎言误中国”的覆辙!网http://
推荐阅读
- 公路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行政执法局局长2013年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 对照检查材料|《廉政准则》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 群众路线对照检查|消防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材料
- 领导班子剖析材料|统计局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剖析材料
- 对照检查剖析材料|统计局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剖析材料
- 民主生活会|县政府办公室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剖析材料
- 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工商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剖析材料
- 群众路线查摆材料|群众路线查摆问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班子四风对照检查|领导班子四风剖析查摆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