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关于刘楼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对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23http://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民增收的引擎 。为进一步掌握我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下一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
一、**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
**乡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济水平,精心打造特色优势农业品牌 。目前,全乡已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专业协会)8个,涉及奶牛、桑蚕、棉花、养鸡等12个行业 。拥有会员400多户,其中党员43户,占总数的12.9% 。在这些协会中规模较大发挥效益较好的是奶牛养殖协会、桑蚕养殖协会、棉花种植协会 。在党委、政府引导下,李大庄木器加工协会正在积极筹建 。就整体来看,专业协会规模小、力量弱、领域窄、功能小、市场竞争力弱 。但由于存在较好的基础,发展潜力较大 。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关于刘楼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研报告】二、**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作用(主要针对个别效益较好的专业协会)
1、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专业协会及时把握市场信息,灵活运用市场法则,对市场需求状况,价格浮动情况及时掌握,以便会员适时购入或售出 。“跟着协会干,农民有钱赚”,尝到甜头的农民,增强了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桑蚕养殖协会成立的当年,会员户就收到了良好的效益,今年春天又新增加会员近20户 。
2、使农民掌握了技术,增加了收入 。专业协会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邀请专家现场讲课等多种形式,使会员掌握了专业技术,增加了收入 。我乡的前岗村是全乡,甚至是全县养殖奶牛较早的村 。最初饲养奶牛时,农户分散养殖,相互之间交流很少,奶牛的品种也种种不一 。当时饲养奶牛,纯粹是摸索养殖,缺乏科学经验,奶牛饲料的配方五花八门,牛奶的质量参差不齐,牛奶的产量也较低,平均每天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不足30斤 。最关键的是牛奶的销售问题,因为当时饲养奶牛的户数少,牛奶质量不高,一些牛奶加工厂不愿来收购牛奶 。人们售奶的主要渠道是在农村销售,每天为订奶的农户送奶 。这种方法常常造成销量不稳,极易造成滞销 。由于鲜奶保质期太短,卖不完只有白白倒掉,有时心疼的饲养户直掉眼泪 。当时饲养一头奶牛的利润也不过3000元 。很多饲养户都丧失了信心 。2002年春天,在村奶牛养殖业最不景气的时候,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倡导下,**村奶牛养殖协会成立了 。**村村主任**被选为协会会长 。协会成立后,经常召开养殖户座谈会,对饲养过程出现的问题,大伙讨论,邀请奶牛养殖专家现场释疑,并定期举办奶牛养殖技术培训班,使会员逐步掌握了先进的奶牛养殖技术 。协会成立的当年,奶牛的产奶量由原来的日产不足30斤,提高到平均日产50斤以上 。为解决牛奶的销售问题,协会多方联系,最后与嘉祥县鸿运牛奶加工厂达成长期供货协议,饲养户每天不用出门就把牛奶卖了 。饲养一头奶牛的利润也由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7000元 。同年12月,应会员、农户的要求,协会在乡党委、政府和县畜牧局帮助下,从***一次引进了40头奶牛 。现在的**奶牛养殖业,在协会的带领下,红红火火地发展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