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 。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 。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 。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 。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 。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 。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 。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被称作金銮殿的政殿 。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 。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 。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 。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 彩绘,给人以高洁典雅之感 。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 。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 。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灾 。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 。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 。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 。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 。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 。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 。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 。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 。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 。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 。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 。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 。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 。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 。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
推荐阅读
- 两个故宫的离合读后感
- 乐山大佛导游词|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
- 读茶花女有感|读《导游女》有感
- 两个故宫的离合|两个故宫的离合读书笔记
- 泸沽湖导游词|赤城湖导游词
- 五台山竹林寺导游解说词
- 普陀山南海观音导游解说词
- 普陀山观音跳导游解说词
- 五台山观音洞导游解说词
- 山水都市导游词|山水九江导游词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