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导游词( 二 )


星海公园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 怎样说好迎接词 雷锋纪念馆导游词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 。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 。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 。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 。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 。西四间为皇帝祭神、行礼的神堂 。清宁宫庭院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
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 。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 。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 。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 。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 。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 。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 。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 。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 。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 。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 。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 。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 。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 。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 。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 。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 。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 。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 。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
【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导游词】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沈阳故宫导游词》相关的文章 。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 。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 。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 。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 。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 。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