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制度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乡镇机构改革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从1996年8月正式启动 。网23http://经过几年的发展 , 参保范围已覆盖我市所有行政机关、自收自支单位 。止目前 , 参保单位共270家 , 参保人员19725人 , 离退休人员4210人 , 占在职职工的22%;年应征养老保险费6000万 , 应发放养老待遇 5796万元 , 历年累计结余4000万元 。
一、 工作现状 。
1、实现了养老保险费单基数征缴 。我市从1996年8月以来 , 一直按照双基数征缴 , 即参保单位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与离退休费之和为基数进行缴费 。此办法虽然有利于增强基金实力 , 但没有体现出养老保险对于用人单位离退休费负担的均衡作用 , 没有真正解决各单位之间离退休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 。为此 , 我们经过严格测算 , 在确保养老保险费的征缴与发放保持平衡的基础上 , 从去年7月1日起 , 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实行单基数征缴 。即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缴费 , 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不再纳入缴费基数 。
2、实现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 。我市从2002年元月起对所有财政全供的离退休人员及部分自收自支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实行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 特别是对自收自支单位按照成熟一家实行一家的思路 , 逐渐扩大社会化发放范围 。止目前 , 实现社会化发放的行政机关和自收自支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已达到3448名 , 占全部离退休人员的82% 。3、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个人帐户 。长期以来 , 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一直存在着缴费与待遇相脱节的问题 , 没有体现出养老保险制度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 。为了建立缴费与待遇挂钩机制 , 增强各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的缴费积极性 , 充分保障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 我市决定从2006年元月起统一为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 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计入个人帐户 。建帐时间从1996年8月起计算 , 1996年8月以后参加工作的 , 按实际参加工作时间计算 。
二、 存在的问题 。
1、缺乏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法律、法规依据 。由于从国务院到省政府均没有出台有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规范性文件 , 缺乏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 造成在制定具体办法时缺少政策依据 。另外 , 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 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缺乏刚性 , 工作存在很大难度 。同时 , 由于各地政策不统一 , 造成人员流动困难 , 养老保险衔接困难 。
推荐阅读
- 父母课堂读后感|《关于体育课堂改革》读后感
- 语文教学通讯读后感|《新基础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读后感
- 监理制度|重新学习《监理工作管理制度》有感
- 别拿工作不当回事|《别拿制度不当回事》读后感
- 读弟子规有感|读《制度高于一切》有感
-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改革和民生是亮点
- 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心得体会(学生版)
- 小学校务公开制度|小学2014年秋季校务公开工作计划
- 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制度
- 县级党校改革|新提拔县级干部党校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