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个问题|交际中必须注意的十五个问题

有的人胆小怕事 , 有的人脾气暴躁 , 有的人刚刚遭遇一些挫折 , 与这些人交往显然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 , 有的人误以为 , 对他们表示理解是与己无关的事情 , 何必趟这浑水呢?殊不知 , 理解他人不但可以让我们学会理解 , 学会承担责任 , 而且更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质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 我们不妨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不要误以为他人反应不佳或心情不好一定是冲着你来的 。事实上 , 有的人心情不好、反应冷淡仅仅是因为出于某种担忧或是因为遭受了某种挫折 , 而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 。当然 , 如果反应迟钝或态度傲慢的那个人恰恰就是你 , 那就另当别论了 。2.记住 , 你不必无所不知 , 无所不晓 。当对方向你提出一个问题 , 而你一时答不上来时 , 你大可坦言相告:很抱歉 , 这个问题我也不甚了了 。这样吧 , 让我考察一下 , 然后再告诉你 。接着 , 再去寻找答案 , 或找一个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 。不懂得察言观色 , 不懂得自圆其说都可能令人感到气恼 。3.将心比心 , 循循善诱 。你究竟在担心什么?和我谈谈好吗?或现在我明白了 , 难怪你会感到这么沮丧 。而不要粗暴地拒绝他人的求助:喂 , 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或者这是某某人的错 , 关我什么事呀?草草结束谈话、颐指气使或者给人脸色都不是可取的行为 , 它将直接影响到交际的质量 。4.在对待某些问题上 , 不必非得持某种极端立场 , 你完全可以采取中立的态度 。我知道了或我明白了或你能不能把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跟我说说呢?而不必说嗅 , 我知道你的言下之意了或者这样是不对的 。5.我们应该知道 , 有的人并不关心你是否与他们持相同的观点 , 相反 , 他们只是想找个人倾诉衷肠 。为了表示你的确是在认真地听他们说话 , 你不妨使用下述几种关注方式: 你究竟在担心什么?能说得更详细一点吗? 你为什么对这件事特别担心呢? 如果你和某某人友好相处的话 , 那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能说得详细一点吗?我还是不太明白 。6.不要试着去说服别人:我的办法才是最好的!因为这其中可能夹杂着过多的个人喜好 。相反 , 你不妨把重心放在我所采取的步骤以及它可能对他人或团队产生的作用(这是深入交谈的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当人们(包括你自己)固执己见时 , 交际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 因为对方很可能觉得你对他的观点不够重视 。7.当对方固执己见而且显然把自己的观点视为最佳方案时 , 交谈很可能不欢而散 。你可以用一些试探性的问题来掩饰自己的不满 , 并尝试着让他改变初衷:院长 , 可以看得出来 , 您对这种方法十分满意 。您认为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呢?或者如果您不得不采取另一种策略的话 , 那么您会怎么做呢? 8.记住人们所说的和我们所理解的可能会无差地别 。因为我们往往频向于用以往的经验和现在的假设来揣度这些话语 。我们不妨重申同一个话题或者恰当地加以总结来证实一下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 。你可以将说话者的意思复述一番 , 然后问他:我理解得正确吗? 9.承认给他人造成的不便 , 重申你的目的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我知道检查电脑系统肯定会给您带来许多不便 , 但是 , 我们这么做将会为您省去诸多麻烦 , 让您高枕无忧 。10.如果你不得不进入他人的工作空间的话 , 那么你应该事先通知他们 , 或者征求他们的意见 , 请他们予以协助 。突然造访或临时通知都将授人以柄 , 因为这往往被视为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11.除非迫不得已 , 否则不要发号施令 。谦恭的语言、谦逊的态度 , 都可能唤起他人的合作热情 。所以 , 在下达任务时 , 你不妨说:一种可能的做法是这种方法可能行之有效对我来说 , 该项目最好的结果是X、Y、Z 。你能否告诉我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我如愿以偿呢?或者换了是我 , 我可能会这么做而不要说你一定要做到X、Y、Z或者你应该这么做 。12.在交谈中 , 如果双方发生了分歧 , 那么我们应该尝试着寻找一个共同点 。我们双方都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13.记住 , 对于许多人而言 , 话题转换过快将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 因为在瞬息万变的语境中 , 许多人可能觉得无所适从、无能为力 。你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们:你需要什么 , 什么时候要 。如果可能的话 , 你可以告诉别人你所采取的方法可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别让对方一个劲地猜测你究竟需要什么 , 也别让他们一个劲地猜测你的行为可能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4.保持积极的心态 。这种方法最可取的是什么?或者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这将有助于你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15.记住 , 倾听意味着提出聪明的问题 。挑刺或抱怨往往暴露出说话者的心虚或恐惧 。我们应该像凿井人那样 , 探寻人类心灵的最深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