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关于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团结和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网23http://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保证农村基层组织党员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较强的人格魅力,对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国 。近年来,我乡各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有效地改善了农村支部成员的组成结构,壮大了农村党员队伍,提高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发挥“双强”效应奠定了人才基础 。但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党员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仍然突出,这与目前形势的需要极不协调,就我乡而言,全乡共基层党组织25个,农村党员1186人,25—35岁120人,占10.1%;36-45岁224人,占20.6%;45岁以上822人,占69.3% 。整体表现为年龄结构偏大,中青年党员占比例较低 。老龄党员在新时期已经不适宜形势需求,主要表现为:
1、知识水平低,不能适应新形势 。农村支部50岁以下的党员95%以上,文化水平为高小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加之农村繁琐的劳动,学习提高的机会非常少,大部分老龄党员停留在原来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上,对新知识、新事物知之甚少,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式比较守旧,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求 。
2、影响支部活动的正常开展 。部分体弱多病的老党员不能参加支部会议我,更谈不上积极参加工作 。某村支部10名党员全部为45岁以下的老党员,老支部书记退下来后找一个合适的支部书记人选都很困难,造成了新老班子无法正常交接 。
3、“双带”作用不突出 。新时期的基层党员要求懂技术,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年龄偏大的党员不能较快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致富项目,致使不能充分发挥“双带”作用 。
4、参与意识不强 。部分老党员不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们仅限于参加一个会议,不能积极投身于村里的各项工作,为村里工作建言献策,帮助支部开展工作 。
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党员普遍表现为工作热情高,好学习,接受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强,头脑灵活,思路清晰,工作作风雷厉风行,工作效率高,战斗力强 。
造成村支部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年轻党员比例小,原因主要有:
1、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怕发展威信高、能力强、年纪轻的党员,怕这些同志一旦跨入党组织的大门,对自己的位子造成威胁,视为一种障碍,于是给这些同志人为设置障碍,以种种理由限制他,排斥他,使他们远离组织的大门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农村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农村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党员正能量读后感
- 党员工作格言官德则国之福永矣
- 党员创先争优格言事业中争创先锋
- 党员自我警示格言
- 正能量读后感|党员正能量读后感1500字
- 农村信贷题材小品剧本---金懒汉的春天
- 预备党员的入党转正申请书书写格式
- 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持词(农村版)